户不愿冒险送死,自然只能用钱来代替。”
简而言之,就是富人出钱,穷人出力。
穆春也附和道:“那些太湖石轻则数百斤,重则上万斤,运输途中遇到难行路段,全靠人力搬运。
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霜雨雪,都必须忍耐,稍有闪失,便会被差役责打。”
“民夫们只能露宿野外,白天被烈日炙烤,夜晚还得承受风霜侵袭。
许多壮丁在途中因不堪折磨而丧生,所以百姓对花石纲避之唯恐不及。”
阮小二听后冷笑道:“依我看,等你家的牛羊杀光、钱财耗尽,到时又能拿什么去应付差事?”
杨林也接话道:“等牲畜宰尽、家财耗空,你们兄弟恐怕就得亲自上阵了。”
穆弘叹息一声,说:“崇宁年间,苏州设立应奉局后开始推行花石纲,到现在已有近十年。
我以为皇帝修建宫苑这么久应该完工了,没想到规模越来越大,连我家的万贯家产都快耗尽,实在不知何时能停。”
阮小二冷笑回应:“依我判断,恐怕还得再折腾十年!”
穆弘大吃一惊,追问:“兄长为何这样说?”
阮小二答道:“前几天,我们山寨有个名叫汤隆的兄弟,受你指派去东京办事,问起**山的情况,居然说至今还未正式开工。
你觉得这工程还要持续多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言一出,穆弘、穆春、李俊、童家兄弟乃至梁成业,无不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
穆弘急切地问:“花石纲推行快十年了,怎么**山到现在还没开始建设?”
阮小二摸了摸脑袋,坦言:“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徐悟锋解释道:“那**山需要挖土填筑,皇帝还要在那里种植树木,建造亭台楼阁,周围还要修建众多宫殿,自然需要精心规划。”
“当今圣上是个富有诗意的人,当年亲笔规划,将艮岳定为近千亩,所需的奇花异石自然数量庞大。”
再者,朝中权臣弄权,皇帝拨下的款项,大多流入了蔡京等人的私囊,剩余部分自然由江南百姓承担。
不 ** 花异石,也被蔡京等人巧取豪夺,加上过程中随意丢弃浪费,工程进度也就愈发拖延。
穆弘气得浑身发颤,愤然说道:“我们这些百姓苦苦支撑,只盼着这座艮岳能早日建成,可那些权贵丝毫不顾及我们的生死,简直要把我们逼入绝境!”
徐悟锋叹了口气,事实上,艮岳的正式动工始于政和七年(1117年),直至宣和四年(1122年)才初具规模。
即便在靖康年间,艮岳仍有后续修建。
从头到尾,艮岳耗费了二十多年才完成,最终却毁于一旦。
金兵攻入汴梁后,将这座园子彻底拆毁。
赵佶耗尽无数人力物力建成的宫苑,就此化为乌有,他自己也被俘虏至北国,客死他乡。
穆春见兄长怒不可遏,鼓足勇气道:“哥哥,横竖都是死局,何苦忍受,不如随寨主一同上梁山。”
穆弘咬紧牙关,满脸怒容,看来已下定决心。
他拱手说道:“罢了,这污浊尘世没有尽头,若徐寨主不嫌我等身份低微,待我变卖家产后,便来梁山投奔哥哥。”
徐悟锋喜形于色:“穆家兄弟愿加入梁山,定能让山寨更为兴盛!”
“小弟见过哥哥!”随即,穆弘、穆春上前拜见。
“两位兄弟快请起!”徐悟锋连忙上前扶起。
当晚,在穆弘的热情挽留下,众人在庄上歇息一夜。
次日清晨,穆弘与穆春送众人至江边,安排船只渡江,抵达对岸的江州。
徐悟锋满怀期待,但始终未见到张顺,于是众人登船过江,到达江州地界。
下船后,直接朝城中行去,临近江州城时,可见江边矗立着一座宏伟酒楼,旁侧高悬望竿,竿上挂着青布酒旗,上书“浔阳江正库”。
楼外檐角处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浔阳楼”三字,落款为苏东坡。
门两侧朱红廊柱上挂着楹联,每副各有五字,写道:“世间无双酒,天下有名楼。”
苏东坡是位赫赫有名的文化大家,他离开人世不过短短十几年。
徐悟锋心中感慨万千,不禁询问:“我曾在京东时听闻浔阳楼的大名,那匾额可是苏东坡亲笔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