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28章 规矩

第28章 规矩

李俊继续说道:“揭阳镇倚靠浔阳江,本是个富庶之地,谁承想几年之前,朝廷忽然搞起花石纲,说是给皇帝修建艮岳。比奇中闻王 首发”

“自那以后,江面上运送花石纲的船队络绎不绝,揭阳镇因为靠近浔阳江,也跟着受了不少罪。”

“每次有花石纲经过,镇上不仅要出劳力,还得供应纲船所需的钱粮。”

“这些年下来,不少村镇因花石纲变得衰败不堪。

穆家虽是镇上的大户,即使家产丰厚,也难以承受花石纲带来的折腾。”

“所以穆弘定下规矩,只要在镇上做生意的商户,每月都要缴纳一份例钱,用来应付花石纲所需的开支。”

“虽然因此失去了一些商户,但揭阳镇并未像其他沿河村镇一样彻底凋零,也没让太多百姓家破人亡。”

赵佶登基时并无子嗣,为了避开兄长的覆辙,加上他信奉道教,请来道士指点。

道士称:“京城东北方的地势吉相,若稍加增高,将有得子之兆。”

赵佶便开始挖土堆山,没想到艮岳刚刚开工,长子赵桓便出生了,虽然次子早逝,但第二年三皇子又降生了。

赵佶笃信风水之说,认为某地灵秀,便大力投入资源进行建设。

作为一位艺术气息浓厚的 ** ,仅有一座土山显然不够理想。

于是,亭台楼阁、奇花异草相继在该地涌现。

赵佶的热情愈发高涨,甚至觉得皇宫规模不足彰显其皇威,遂计划围绕此地建造一座大型园林。

需求日益增加,以至于不惜搜刮民间财富,尤其对江南的太湖石情有独钟,由此掀起了一场浩大的“花石纲”行动,引发民愤四起,国库空虚。

自工程启动以来,赵佶确实迎来了众多子嗣,据史书记载,有二十四人成年,然而最终皆被金人俘虏北迁,唯有赵构侥幸逃脱。

刘唐疑惑问道:“若穆家兄弟不愿缴费,直接撤离即可,何必再向商户索要钱财?”

徐悟锋解释道:“穆家世代扎根揭阳镇,家业尽在此处,岂能轻易搬迁?一旦穆家离去,相关费用必将转嫁于其他商户,他们又如何承受?不出几年,揭阳恐难逃衰落。”

徐悟锋终于明白,为何原着中穆弘在攻破江州、救出宋江后,果断烧毁宅邸,携家人投奔梁山。

当时他以为穆弘过于仗义,如今才知其中缘由——花石纲政策早已让穆家元气大伤,家底所剩无几,难怪穆弘毅然选择加入梁山。

刘唐恍然大悟:“原来这对兄弟竟做了如此善举。”

李俊附和道:“正如兄长所言。

不过,花石纲已持续多年,江面纲船数量不减反增,穆家实在难以支撑,家境每况愈下,穆弘因此性情也变得愈发急躁。”

徐悟锋点头沉思:“李俊兄弟,能否替我引荐穆家兄弟?”

李俊笑着说道:“为何不肯?穆弘兄向来重情义,听闻兄长之名,必定欢喜。”

徐悟锋微微一笑,原着里的好汉,除了李立这类人,他并无异议。

穆弘虽在原着里戏份不多,但能位列八骠骑,与花荣、杨志同列,即便不及花荣等人,至少也不逊于朱仝、刘唐。

穆春在原着中只是配角。

此次拜访穆家兄弟,徐悟锋也想了解一二,若如李俊所言,即便暂时无法收服,结识也是好事。+b¢o+o_k′z¨u¢n¨._c+o?m~

众人用过餐后,在李俊带领下前往穆家庄。

众人行约五六里,至一座高冈前,冈下有庄院,冈上牧群牛羊,池塘边鹅鸭成群。

庄门敞开,一名庄客出府,李俊上前打招呼。

“李俊兄,有何贵干?”庄客急切问道。

“昨日结识一位徐兄,听闻穆家兄弟义薄云天,特意引荐。”李俊答道。

庄客审视徐悟锋一行,见其气势非凡,心中惊叹,又想到李俊身份不凡,皆以礼相待,定非凡品。

“李俊兄稍候,我去通报大郎!”庄客入内通报。

不久,两人走出府邸,领头者面容白净,身形挺拔,见李俊便笑道:“哪阵风将李家兄弟吹来?”

李俊道:“穆家兄勿怪,昨日结识几位英雄,闻兄威名,特引荐。”

穆弘闻言,打量徐悟锋等人后拱手道:“小弟穆弘,承江湖朋友厚爱,称我为没遮拦,此乃舍弟穆春,敢问诸位来自何处?”

徐悟锋道:“在下徐悟锋,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