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我们,定当肝脑涂地以报此恩!”
九宫县东五里外,二仙山坐落其间。
山腰间一座道观赫然可见,朱红牌匾悬于门前,上书三字“紫虚观”。
松鹤轩内,一位须发如霜的老道安然坐于云床之上,神情超脱,正是二仙山的罗真人。
罗真人身旁站有一人,身高八尺,眉目分明,一双眸光炯炯有神,颌下一丛浓密胡须,气质不凡,乃如云龙公孙胜。
罗真人对面,一位仪态雍容的古稀老者正襟危坐。
“冕仲兄,你不留在汴梁为宋皇编纂《万寿道藏》,怎得空来我这?”罗真人执起茶壶,为老者斟上一杯清茶。
老者轻摇羽扇,淡然道:“道藏数年前便已完工,我唯恐其中尚有谬误,陛下察觉后必加严惩,遂闭门校对至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不想此间竟有所悟,特来向兄长讨教。”
老者姓黄名裳,字冕仲,号紫玄翁,乃宋神宗元丰五年状元,现为端明殿学士,工于诗词,辞采清丽。
宋徽宗崇信道教,曾下旨搜罗天下道经,又设经局,闻黄裳精通道学,命其主持编修《万寿道藏》。
黄裳与罗真人素有交情。
“原来如此!”罗真人颔首微笑。
黄裳续言道:“另有一事,近来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忽生异动,我忧心世间将有变故,欲请兄长卜算吉凶。”
紫微星居于天象 ** ,象征至尊,群星环绕而行,从不轻易动摇。
其颤动,则预示国运更替。
罗真人抚须笑道:“此事我已知晓,冕仲兄心中应有定论,何须再问于我?”
黄裳叹息一声,说道:“难道大宋的国运就止步于此了吗?”
罗真人缓缓开口:“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我听说当今圣上喜好奢华,刚登基便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从而引发花石纲事件,使江南百姓深受其苦。
近年来又大力推行括田法,致使京西、京东的民众失去生计。′j′i¢n\r?u~t-a,.~c′o.m¢
朝廷重臣中多为蔡京、高俅这样的奸佞小人,国家根基怎能稳固?”
黄裳苦笑着回应:“陛下并非愚昧之人,只是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享乐上。
** 驾崩时,章某曾言‘端王轻浮,不宜为君’,如今看来,这话确实没错。”
罗真人好奇地问:“冕仲兄能否形容一下当今圣上的相貌?”
黄裳仔细描述起来。
罗真人沉思片刻,说道:“观圣上面相,虽现下享尽荣华,但晚年定会十分凄惨,这些皆是因果轮回所致。”
黄裳疑惑道:“若想挽回局面,是否还有可能?”
罗真人含笑答道:“实不相瞒,当年圣上初即位时,贫道为其卜过一卦,卦辞为:‘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王阳把策竿,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
黄裳蹙眉道:“此卦似乎暗示迁都或南迁,难道又是外敌侵扰?”
罗真人未直接回应,而是接着说道:“然而三年前,我察觉天象有变,再次起卦,结果截然不同。”
黄裳急切追问:“有何不同?”
罗真人微笑道:“这次的卦辞变成了:‘凤凰飞来立东方,水中梧桐现金光,吴越非是久留之地,华夏而今有真皇。
’”
黄裳长叹道:“看来将会有一位非凡的贤明君主出现,这也是百姓之福啊。”
站在一旁的公孙胜听到这里,不禁陷入沉思。
“我们修行之人,不应过多干预尘世间的事务,王朝更迭自有天意安排。”
罗真人微微一笑,忽而抬眼望向门外,说道:“冕仲兄,今日紫虚观颇为热闹,又迎来了位尊贵的客人。”
“是吗?”黄裳闻言,也随之望向门外。
一位道童走进来禀报:“师父,有位姓徐的居士来访。”
罗真人说:“请他进来。”
“是。”道童应声而去。
片刻后,一位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的年轻人迈步入内,正是寻访至此的徐悟锋。
徐悟锋目光扫过,先将罗真人打量一番,随后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公孙胜,还有在一旁 ** 的黄裳。
“这两个道士想必是罗真人与公孙胜,可这位老者又是谁?”
心中疑惑未解,徐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