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官府的反应,损失一名团练使加上数百士兵,官府不可能毫无动作。\衫,叶,屋¢ ,追\蕞~欣?章\截+
果然不久后,济州发布公文,要求梁山泊周围的村庄组织青壮年乡勇,日夜巡逻,却只字未提再次出兵之事。
这让济州百姓十分意外,为何官府就此罢手?
知情者却明白,这是因为兵马都监陈应龙受伤,官府暂时无力应对,需等待他康复后再行动。
否则,难道要知州大人亲自领兵?
济州官府的这一决定自然也被梁山泊知晓,徐悟锋听闻后哈哈大笑,随即不再理会,专注于山寨的建设。
至于阵亡将士的抚恤并未提及,单说杜迁、宋万招降俘虏时,当场就有七十多人归顺。
接下来的三天里,又有八十多人投降,总计超过一百五十人,由此可见这些厢军和地方武装并非顽固之辈。
杜迁和宋万毫不犹豫,每人发放五贯安家费,并设宴款待,令这些人受宠若惊。
随后,这一消息传入剩余官军耳中,他们无不惊呼难以置信。
杜迁和宋万精心安排之下,通过投降的官兵现身说法,终于使剩余的官军信服。
不久之后,这些官军大多选择当场投降,仅剩二十多人坚持抗拒,这些人多为厢军中的骨干,属于既得利益者。
第二批投降者所受待遇明显降低,不仅每人仅获一贯钱,还需在脸上刺字作为标记。
在现代看来,这种做法无疑是极大的侮辱,但在北宋却属司空见惯。
不仅是犯人,就连士兵若想防止逃跑,也会在脸上烙印标记。
最知名的例子便是狄青,他因脸上的刺字被称为“面涅将军”。
面对发放的一贯钱,第二批投降者无不痛惜懊悔,他们虽无怨言,却满心遗憾为何未早些归顺。
毕竟当时大宋禁军上四军每月薪饷不过一贯,中军减半,下军更低至三百文,且尚有口粮补贴。
而实际到手收入往往不到应得的一半,尤其对厢军而言,这一贯钱几乎相当于数月工资。
徐悟锋的举措虽未能彻底打动所有人,但已足够让多数人自愿归降。
与此同时,梁山泊开始在济水与汶水设置关卡,向过往商旅征收通行费,即便只是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亦无人敢抗拒。
即使是富商巨贾,也选择了默默缴付。
此外,大宋商业税本就如此,加上沿途的各种开销,这笔费用实则并不算高。
商人们宁可付出少量钱财以保货物安全,也不愿冒险遭劫。
徐悟锋亲自督办此事,唯恐有人从中谋私,破坏已定的规矩。
梁山如今聚集的人马中,除了一些因生计所迫的渔民与农户外,不乏混迹江湖的无赖。
收费站设立之初,单日便收获上千贯,许多商人因现金不足,只能以货抵费。
以此推算,梁山每月至少能有三万贯的进项。
此外,梁山地区鱼米丰饶,周边的济州、郓城以及寿张、任城等地,分布着众多富户豪强,皆是潜在的财源。
对于这些为非作歹的势力,徐悟锋毫不留情,也毫无愧疚之心。
可以说,梁山当前的发展正蒸蒸日上。
不过,徐悟锋仍有不满之处,山寨现有的船只多为小型渔船,与水师战舰及商船相比,差距明显。`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
虽然目前资金充足,但他仍通过强硬手段,从商人手中购得三艘千石级大船,价格虽高,却属合理市价。
对此,徐悟锋虽觉不够理想,也只能暂时接受。
再者,梁山现有装备匮乏,虽有所斩获,但仍不足以武装千余兵力。
此事急不得,徐悟锋只能耐心筹措。
几日后,收费站步入正轨,徐悟锋将事务交予阮氏兄弟管理。
梁山泊内,史文恭、杜迁、宋万负责训练士兵,朱贵统筹粮草后勤,阮家兄弟则兼顾收费站与组建水军的工作,人人忙碌。
徐悟锋亦未停歇,正着手制定军规和训练方案。
他放下笔,审视自己的成果,满意地点头微笑。
这是他依据后世的练兵方式,融合北宋现状反复调整修订的成果,暂名为《练兵纪要》。
尽管大部分内容源自徐悟锋的借鉴,但他为此耗费了不少精力。
这时,脚步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