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俘虏时,未能擒获黄安,心中颇为不满。
不仅黄安逃脱,何涛、刘县尉及朱仝等人亦不见踪影。
就在徐悟锋懊恼之际,几艘小船自石碣湖驶来,为首正是阮氏三兄弟。
阮小七挥手高呼:“兄长,瞧瞧我们带回来谁?”徐悟锋略感诧异时,阮家船只已靠岸,阮小二提着一名五花大绑之人径直走来。
徐悟锋仔细打量此人,其身着宋朝中层将领甲胄,顿时明了其身份。
他随即朗声一笑,问道:“阁下可是黄安?”
黄安哪敢承认,忙道:“好汉饶命!我非黄安本人,只是他的副手,请放过我,我还有八旬老母要赡养……”
徐悟锋不愿多听他啰嗦,便让一名厢军前来辨认,立刻识破了黄安的身份。
瞬间,黄安面如死灰,哀求道:“好汉饶命,我今后绝不再与梁山为敌。”
徐悟锋冷哼一声,未再理会黄安,命人剥下他的盔甲,随后一刀割下他的头颅,悬挂于旗杆之上。
阮氏三兄弟、杜迁、宋万及梁山众好汉见到黄安首级高悬,无不激动万分。
此人乃是正式的**,统辖一州厢军的团练使,与寻常士卒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这般结果,令众人震撼不已。
已经斩杀一名团练使,再处置一位都监又有何难?
徐悟锋此举对梁山影响深远,使得他们对官军的畏惧之心进一步减轻。
随后,徐悟锋突发奇想,命人取来一块白布,在上面用黄安之血写下七个大字——**者,徐悟锋也!
这杀气腾腾的字迹悬于黄安首级旁,梁山众人见状热血沸腾,齐声喝彩。
“大哥果决干脆,一刀结过了这贼团练,实在痛快!”阮小二率先喊道,众喽啰亦随声附和。
徐悟锋笑了笑,问:“你们是如何捕获黄安的?”
阮小二大笑道:“火烧之后,我们藏身林中,本欲伺机击杀逃出的官兵。
谁料这贼团练惊慌失措,竟自投罗网,被我们生擒。”
阮小七不屑道:“这些官军不堪一击,我们刚现身,黄安的手下便四散奔逃,只留下他孤零零的。”
徐悟锋闻言莞尔,说道:“此次擒获黄安功劳不小,之前我说过,捉到黄安者奖赏千两银子,回山后去朱贵处领取便是。”
阮家兄弟和参与 ** 的几人听后满心欢喜,若这一千两银子能均分,每人至少可分得五十两。
阮家兄弟愈发觉得加入梁山是明智之举,短短时间内所得赏金已远超以往捕鱼的辛苦收入。
“多谢大哥!”兄弟俩齐声道谢。
随后,梁山着手清点成果。
尽管大半营寨被焚毁,但仍收获颇丰。
有五十余头驮运辎重的骡马,六百石粮草,以及数百件兵器,其中包括一百多张 ** 弓箭和五十多套铠甲。
徐悟锋尤为重视这批军弓,因为梁山上现有的都是 ** 用的小型弓箭,与军弓相比逊色许多。
这批军弓的到来,无疑让梁山弓箭手的实力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此番夜袭虽告捷,但也付出了代价:五十多人受伤,七人阵亡。
不可否认,官兵中亦不乏勇猛之士。
对于战死的将士,按既定规矩予以抚恤;受伤者也需妥善救治。
随后,徐悟锋命杜迁、宋万将缴获的粮食分发给村民。
梁山不缺粮食,而且还有俘虏需要押送,分些粮食给村民也算是行善积德。
石碣村村民都认识徐悟锋,得知梁山要分粮,纷纷走出家门。
胆大的村民上前控诉官兵如何胡作非为,甚至抢走他们的家禽,请求徐悟锋主持公道。
毕竟是同乡,徐悟锋深知村民深受官兵侵扰之苦,鸡鸭尚可忍受,但有些人家的耕牛也被宰食。
他对村民说道:“各位乡亲,此事皆因我而起,稍后我会让人给每户送上十贯钱作为补偿。”
村民听后皆感惊讶,原以为只是诉苦而已,没想到徐悟锋如此慷慨,不仅分粮,还直接送钱。
“小兄弟,我们并无他意,此举万万不可!”一位老者急忙说道。
张老伯,这事就这么定了。
傍晚时分,钱会送到石碣村,到时候请乡亲们前来领取。”徐悟锋安抚道。
石碣村只有两百余户人家,每家发放十贯钱,总计不过两千多贯。
相较梁山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