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8章 应声而动

第8章 应声而动

徐悟锋带着史文恭、阮氏三兄弟以及杜迁、宋万来到山南的一处石滩,陈兴、陈盛兄弟已在那儿等候多时。求书帮 勉肺悦独

“少爷!”陈家兄弟快步上前。

“将东西取出来,让各位首领见识一番。”徐悟锋笑着吩咐。

陈家兄弟应声而动,抬来一只竹筐,揭开盖着的麻布,只见筐内摆放着一个个瓷瓶,瓶口细长,均塞有一根浸过油的布条。

徐悟锋取出火折子,从筐中抓起一瓶,点燃瓶口布条后,用力掷向远处。

“啪”的一声脆响,瓷瓶触地碎裂,瓶中液体倾泻而出,瞬间被布条上的火苗点燃,熊熊烈焰迅速蔓延开来。

仅仅片刻功夫,整片石滩已被大火覆盖,众人大感震撼,史文恭脱口而出:“寨主,这瓶内难道装的是火油?”

火油即今之石油,北宋时期朝廷早已利用此物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猛火油,《武经总要》对此有详细描述。

北方边疆更视火油为必备战备物资,用于防御外敌入侵。

因此在北宋,火油虽价格不菲,却也不算罕见之物。

徐悟锋点头回应道:“确实如此,大家觉得如何?”

阮小七拿起一个瓶子,仔细端详后兴奋地说:“大哥果然聪明,居然能想到这般厉害的东西!”

杜迁同样激动地道:“只要将这个东西丢进官军的营地,恐怕立刻就会引起混乱。”

其他人也连连称赞,对徐悟锋的创意赞不绝口。

有了这样的武器,今晚的突袭无疑更加有把握。

看着众人的喜悦神情,徐悟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种东西出现在二战时期,又名**,其配方流传广泛。

它使用方便,威力强大,火焰难以用水扑灭。

尽管现代版本常采用复合燃料,徐悟锋使用的却是火油,具体效果虽不确定,但只要能用就好。

火油是山寨库存之物,而瓷瓶则是在攻占梁山镇时获得。

徐悟锋正思索如何应对济州厢军,整理物资时看见火油和瓷瓶,立刻想到这种武器。

他认为此物实用且易于制作,如果火油充足,完全可以大规模装备。

展示完这一工具后,徐悟锋在沙地上画了一张简易地图,对阮氏三兄弟说:“今晚行动时,我会带领部队埋伏在官军西边,你们则从东侧出击,用它点燃火光,扰乱敌军。”

听到这话,阮家兄弟信心满满,阮小二拍着胸口保证:“大哥不必担心,石碣湖我们再熟悉不过,这点任务轻而易举。”

阮小五接着说:“有了这东西,带上二三十人就能轻易烧毁任何地方。”

阮家兄弟对石碣湖地形极为了解,又精通水性,因此充满自信。·墈~书\君′ +冕^沸′阅!渎¢

“很好!今晚能否击败官军,就看你们能否成功制造混乱了。”

徐悟锋对阮家兄弟抱有信心,这并非因为他们特别出色,而是因为黄安的军队军纪松弛。

夜袭对纪律严明的强大部队而言,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中埋伏,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黄安麾下的兵马,显然并非精锐之师,因此徐悟锋对此颇有把握,至少有九成的信心。

石碣村

正如徐悟锋所预料,黄安虽已决定暂居营寨数日,以观察梁山动向,但对营寨的警戒并未太过重视。

黄安只是随意交代了一句,两营厢军得令后,无人认真对待,只顾着准备鸡鸭鱼肉,打算饱餐一顿。

长期懒散之人,怎会瞬间变得勤勉?厢军如此,士兵与乡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偷懒时个个心思缜密,显得格外狡猾。

另一原因在于,从黄安到普通厢军,皆对梁山贼寇心存轻蔑。

即便何涛刚遭遇失败,黄安身为一州厢军统领,地位远非何涛、朱仝等人能及。

他不愿冒险攻打梁山泊,因梁山水域地势复杂,并非惧怕贼寇本身。

朱仝虽谨慎安排士兵巡查,但他兵力仅百余人,难以覆盖整个营地。

至于何涛,本就擅长捕盗,行军作战非其所长,况且黄安到来后,他便放松警惕。

朱仝虽尽职尽责,却无法扭转整体局势。

夜深人静,厢军、士兵和乡勇酒足饭饱,毫无防备之意,仿佛不是来作战,而是来游玩。

后半夜将近五更时分,军士们早已进入梦乡,连巡逻的士兵也寻处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