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都将积极请战。
更重要的是,黄安的两支厢军即将到达,这套制度一旦实施,必能使梁山士气高涨。
在座皆非愚钝之辈,皆意识到其益处,深感徐悟锋的远见,对其更为钦佩。
“哥哥放心,小弟即刻着手办理。”朱贵随即站起,他是梁山上少数擅长文墨与计算的人,因此徐悟锋暂命他管理钱粮事务。
然朱贵算术造诣有限,且肩负侦查重任,身兼两职,现下山寨人数尚少尚可应付,日后若人数增加,恐难以兼顾。
徐悟锋认为,还是让朱贵专注情报工作,另寻一人负责钱粮。
于是,徐悟锋自然想到神算子蒋敬,此人精通计算,毫厘不差,原着中排名第五十三,是最佳人选。
但此时徐悟锋无暇寻访蒋敬,只能让朱贵暂时代理,而徐太公虽精于算术,每逢收租季节,都要翻阅厚厚的账册,没有算术基础怎能应对?
只是徐太公近日心情不佳,对徐悟锋也多有不满,不愿在此时触碰霉运。
安排完赏赐事宜后,徐悟锋深知赏罚并重的道理,但他决定将惩罚条例延至击退官兵之后,与军法一同公布。
徐悟锋随后提醒众人:“此战虽胜,仍需警惕。
济州厢军即将抵达,你们应尽快操练部下。”尽管梁山接连攻破西侯庄与梁山镇,更设伏击败何涛,局势看似乐观。
然而徐悟锋深知,梁山兵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仅能应付顺风仗,一旦遭遇强敌便难以为继。
眼下只能通过训练提升士气,至于长远规划,则需待击退济州厢军后再说。
---
石碣村中,何涛侥幸逃过一劫,早已心有余悸,只敢缩在营寨内,令朱仝加强巡逻以防梁山突袭。`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
消息传至石碣村民间,众人无不震惊,而当消息抵达郓城县时,知县时文彬更是惊愕不已。
时文彬心中暗骂何涛,还未正式交锋,竟已折损近两百人,且是被梁山贼寇伏击所致。
若此事传扬出去,岂不让外县笑话?
但时文彬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命令县尉召集两百乡勇,连夜赶往石碣村,以免何涛再出意外。
这支队伍里,东溪村保正晁盖也在其中。
起初他不愿趟这趟浑水,奈何刘县尉言辞强硬,他只得带领五十人同行。
保正乃宋朝基层官员,以十户为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百户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及副保正。
这类“村官”虽无朝廷编制,却由地方富户担任,多取决于家产与声望。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设立保正旨在平日训民、战时征召。
然而随着神宗驾崩及变法失败,如今保甲制度已徒有其表。
郓城县增援石碣村后,巡检何涛终于得以稍稍安心。
这两百乡勇驻扎在营寨后,晁盖立刻找到朱仝。
他们多年熟识,与宋江、雷横等人都属同一利益集团。
“没想到徐悟锋如此大胆,先破西侯庄,这次竟主动出击,设伏击溃了何巡检,实在令人震惊。”
营帐内,晁盖与朱仝相对而坐,正议论徐悟锋的事。
朱仝听罢,摇摇头道:“听说此次埋伏的是徐家教头史文恭,若非他骑的是劣马,何巡检恐怕早已丧命。”
晁盖轻笑一声,“我听说过此人,武艺非凡,今日看来传言属实。
梁山既然占了先机,士气定然高昂。
有水泊天险相助,即便黄安到来,怕也难有作为。”
朱仝点头附和,“千余厢军,怎能对付梁山?那些贼寇只需守住山头,黄安也只能望洋兴叹。
除非朝廷调派万余精锐禁军,否则难以彻底剿灭这股匪患。”
晁盖冷哼一声,“出动万余禁军?那得朝廷亲自下令。
济州的任知州,难道敢让朝廷知晓这里出了强寇?他那顶 ** 还能保住吗?”
晁盖对朝廷不满,皆因括田法害他损失上千亩良田。
得知徐悟锋杀掉括田特使,他非但未责怪,反而多次称快。
尽管家中资产充裕,还有私盐生意支撑,但他并未萌生上山落草之意。
此时局势尚未逼至绝境。
朱仝虽认同晁盖的观点,却担心谈论上官不妥,便巧妙转移了话题。
三天转瞬过去,济州团练使黄安终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