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水煮大明 > 第55章 公司章程

第55章 公司章程

…恐怕得‘特殊处理’一下。”

莫学贵笑而不语,但手指在袖中悄悄摩挲——仿佛那里藏着一把匕首。

李勇忽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正在创造一股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力量。资本主义的齿轮一旦转动,便再难停下。“诸位,”他缓缓道,“公司章程的核心是公平、规范、共赢,而非内斗。”众人表面点头,心里却各怀鬼胎。

李勇望向窗外,崇祯二年的冬日寒风凛冽,而他的心中,却已预见到一场商业与权力的风暴即将席卷大明,“这些人……怕是不好控制了。”——资本主义的种子,已然埋下。在这些已经变得贪婪和冷酷的商人们眼中,资本主义后来居上,能够占据世界的主导地位,确实有其合理的一面。

,!

半个时辰后,当众人传阅完大华纺织那份堪称"商业宪法"的章程后,书房里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莫学贵手中的茶盏"啪嗒"一声掉在案上,溅湿了他珍藏的《生意经》扉页。

沈学海颤抖着翻开自己与徽商签订的盐引契约,突然发现连"违约责任"四个字都找不到。

吴承志的脸色比窗外的积雪还白——他引以为傲的"口头约定"在章程第十二条"书面契约强制性条款"面前,简直像小孩过家家。

"这...这哪是章程?"汤克严的声音发颤,"分明是给我们这些'土老板'挖的坟!"

众人突然想起那些年:有人用三坛女儿红就换走半个绸缎庄;有人凭一句"兄弟义气"就敢合开钱庄;还有人把"口头约定"刻在茶壶上当契约。

沈佩玉憋着笑递上新拟的章程范本:"诸位,对章程有意见,现在改还来得及..."

经过两刻钟的"紧急整容":将"赚钱分钱"细化为"利润分配优先级";把"出了事找大哥"升级为"股东连带责任制";最狠的是新增"财务公开条款"——从此再不能偷偷挪用公款买小妾。

最终大明公司法雏形从此诞生,上海新城的规费和工商办出台《商行管理条例》,堪称古代版《萨班斯法案》,这一条例以后将发展成为公司法。

除了李勇,屋内的其他六人并不知情。在大明崇祯二年的岁末,他们释放了一头能够改变未来的巨兽——公司。公司那无所不在的影响力,让世人感到震撼。仅需数百家,甚至数十家跨国公司,便足以左右世界经济的运行。公司,已成为最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们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它们推动创新发明、孕育新的社会文化;它们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的构建。

然而,公司同样放大了人类的贪婪,导致权力失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那么,公司究竟是功臣还是罪魁?它们将如何塑造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李勇,这个心机深沉的男子,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微笑,他深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领先一步往往意味着能够持续保持优势。在这个人口已经突破亿的大明帝国,通过引入公司化改造的先进理念,使得整个国家的运作效率和经济实力将得到显着提升。与此同时,观察着当今世界的其他国家,它们的发展水平甚至无法与大明的基层组织相提并论,这些国家在大明面前,就如同一个简陋的草台班子,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被大明的强大力量所吞并,连一点渣滓都不会留下。“china eat world”,这才是最合理的结果,此处李勇有n多的yy就不再多说。

崇祯二年腊月,李勇的书房内烛火摇曳。窗外是雪花飘飘,屋内六位商贾正为刚通过的《大华纺织公司章程》举杯相庆——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商业革新。

唯有李勇站在窗前,嘴角噙着蒙娜丽莎式的微笑。他清楚自己刚刚释放了什么:一个能吞噬封建经济的商业怪兽;一台将重塑世界格局的财富永动机;一把悬在大明王朝头顶的双刃剑。

公司的史诗级影响力,如财富创造:未来某日,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家的市值就超过大明国库储备;如社会变革:英国工人阶级将在纺织厂里孕育出社会主义思想;如文化冲击:可口可乐配方将成为比《论语》更普世的商业圣经。

"这些愚蠢的人类啊..."李勇轻晃酒杯,看着欢庆的众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决定了什么。"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公司vs殖民政府)、1929年华尔街股灾(公司吞噬中产)、现代996福报论(公司异化人类)

李勇的微笑渐渐消失:"是啊...这头巨兽终将反噬所有人。"但他随即又露出狂热表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