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 第六十八章 封后之争

第六十八章 封后之争

断送入启祥宫。

六宫众人见状,无不心生艳羡。德嫔膝下已有两位阿哥,此次身孕又恰逢其时,再思及索卓罗氏初孕便获晋封,众人皆知此次大封,德嫔必占一席之地。一时之间,明里暗里对启祥宫的试探纷至沓来。

启祥宫内,德嫔心绪如麻。新孕之喜本令她欣喜若狂,尤其在大封这个节骨眼上,若能平安诞下皇嗣,妃位之阶近在咫尺。

可乌雅一族势单力薄,平日里护佑她与两位阿哥已属不易,如今再添腹中皇嗣,更是左支右绌。权衡再三,她深知唯有借助贵妃之力,才能在平安诞育皇嗣前,护得自己与孩子们周全。

承乾宫内,贵妃听着阶下德嫔侍女红翠的传话,眸光微转,须臾间便弃了先前谋划,心中另生算计。她侧过身去,对着勒嬷嬷耳语数句,便命其携贺礼,随红翠同往启祥宫。

永和宫内,德嫔听完勒嬷嬷的传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望着对方笑意盈盈的模样,心底的怒意更添几分。

勒嬷嬷见状,垂眸思忖片刻,缓缓开口:“恕奴才多嘴,提醒娘娘一句。莫忘了当初是如何走到今日。眼下大封将至,若娘娘有意,贵妃主子自能在皇上面前为娘娘美言几句。这个时候,怀龙嗣的事,独一无二才显得金贵,若是人人都有,皇上日理万机,哪还顾得过来?”

德嫔面色阴晴不定,语气带了几分不耐:“我知晓了,嬷嬷且先回承乾宫复命,容我思虑几日,再给贵妃娘娘答复。”

勒嬷嬷见话已带到,福了福身便告退离去。待殿门重新闭合,德嫔怒不可遏,扬手将案上茶盏扫落,青瓷碎裂之声在空寂的殿内回响。她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头烦躁,开始反复思量勒嬷嬷话中深意。

正思忖间,宫女红杏匆匆入殿禀报,纳喇氏见前来贺喜的人散去,欲来前殿陪伴她与阿哥们。德嫔闻言,眉间不禁蹙起。

纳喇氏近来对两位阿哥过于关切,她早生悔意,不该为了坐稳一宫主位,将阿哥们推至人前吸引纳喇氏注意。本想让红翠以身体劳累为由推辞,刹那间心念一动,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开,转而示意红杏将纳喇氏迎入殿中。

时光倏忽至九月中旬,德嫔所受的暗地试探愈发频繁且狠厉。两位阿哥接连无故染恙,接连着凉病倒,幸而阿哥们体质强健,才得以迅速康复。

面对此番境况,德嫔却无暇多顾,各方试探如潮水涌来,乌雅一族全力查探,仍难觅幕后主使踪迹。尽管她心中对赫舍里一族疑虑颇深,却始终寻不到实证。

权衡再三,德嫔最终应下贵妃所求。待宫女红翠前往承乾宫复命后,那些暗处的试探果然锐减。至此,她与乌雅一族悬着的心,才堪堪落回实处。

思及对贵妃的应承,德嫔心中已有计较,却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唯有谋划得滴水不漏,方能全身而退。心烦意乱间,她遥遥望向永寿宫方向,忽而想起乌雅一族并非一无所获。这段时日里,对启祥宫试探最频者当属安嫔,只是那些试探皆被乌雅一族拦下,未能掀起波澜。

毕竟安嫔出身汉军旗,祖上归降清廷,既非包衣世家,所投靠于她的势力亦不算强盛。然而凭借她在宫中的地位,麾下包衣势力近年倒也渐成气候。

德嫔回想起安嫔此前对破格获享妃位待遇的端嫔多番试探,心中已有成算,当即命红翠暗中向安嫔传讯,称贵妃有意提拔,让其莫失良机。

德嫔反复斟酌谋划,唇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温柔的容颜下尽是算计。她欲借贵妃之名,放出抬举安嫔制衡钮祜禄氏的风声,诱使安嫔入局,再借机让其里应外合,助她成事。

佟佳氏与钮祜禄氏在封后一事上的明争暗斗,除已入局的德嫔外,惠嫔等人亦看得透彻。她们深知封后尚未落定,且自身亦需为晋位筹谋运作。

权衡利弊之下,只要两方争斗不波及自身,她们便按兵不动,只在暗处冷眼旁观,伺机从中攫取利益,静待局势明朗。

自佟佳氏与钮祜禄氏纷争渐起,永和宫内,董佳佳便再度整肃宫人,果断撤去监视德嫔、戴佳氏等人的暗桩,唯恐他们卷入是非,白白送命。

恰在此时,心腹宫女白霜匆匆来报,启祥宫内线传来消息,德嫔似正借纳喇氏势力有所动作,且矛头隐隐指向永寿宫。

董佳佳心下了然,佟佳氏这是借德嫔之手,将棋局布向永寿宫。她无意卷入这场风波,只命众人按兵不动,不再多言。

深知佟佳氏既已动用德嫔,此事必然来势汹汹,先前流言之恨,佟佳氏定要讨还。权衡再三,她决定继续作壁上观,静待事态发展。

康熙大封在即,风波愈演愈烈,前朝后宫局势愈发错综复杂。不同于在朝堂上被群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