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的烛火跳动,映照着秦济沉思的脸庞。′e/z-l^o·o_k\b,o\o/k/.¨c!o`m′那份要求生擒耶律休哥的密谕已经发出,但他心中的思虑并未平息。战场瞬息万变,一道来自千里之外、基于猜测的死命令,很可能会成为束缚前线将领手脚的枷锁,甚至可能葬送战机,徒增伤亡。
前朝旧事如警钟在秦济心中回响。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一道道脱离实际、严苛僵硬的圣旨,将百万大军葬送在辽东的惨痛教训,史书斑斑,犹在眼前。他深知,身为帝王,坐镇中枢,纵有万般智虑,也难及身处前线的统帅对瞬息万变的战场了如指掌。将信任完全交付给选定的统帅,给予其临机决断的最大自由,方是取胜之道。尤其,当这位统帅既是他的股肱之臣、国之柱石,更是他的结义兄弟、皇后的亲弟弟时,这份信任更应毫无保留,重逾千钧。想到这里,秦济再次提笔。这次用的不是明黄的诏书,而是普通的素笺。他的字迹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兄长对弟弟的推心置腹:“元朗吾弟(赵匡胤字)亲鉴:前闻捷报,兄在汴京,心甚慰之。弟运筹帷幄,将士用命,方有此破竹之势,直抵妖巢。北疆百年之患,或将由弟亲手了结,功在社稷,兄与有荣焉。·3*4_k,a*n′s¨h+u!.¢c\o~m_关于耶律休哥之事,前谕所言‘务必生擒’,乃兄思虑再三,有所疑虑。此人老成宿将,智勇双全,非等闲可比。耶律擎能舍生取义,护主突围,足见忠义之心难泯。而休哥地位尤在擎之上,反甘为妖妇爪牙,其中必有非常之故!或受胁迫,或中邪术,其隐情若解,或可动摇敌之根本,免我士卒无谓之损。此乃兄之猜想,亦是心中难解之结,故望弟留意,或为破局之机。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场之上,风云激荡,呼吸之间胜负易手。兄虽居庙堂,亦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理。前朝炀帝殷鉴不远,千里掣肘,徒令三军涂炭,功败垂成!兄岂愿效此愚行?弟膺元帅之重,肩三军之命,亲临战阵,洞察秋毫。山川之险易,士气之盛衰,敌情之真伪,皆在弟胸中丘壑!兄远在京师,所闻皆隔数重,岂敢以臆测之念,强令弟行止,置万千将士性命于不顾?兄之心意,尽付八百里加急中的四字——‘君可自取’!是攻是守,是擒是杀,是缓是急……凡此军机决断,兄皆托付于弟!弟当以战场实情为唯一依归,以最小代价速定北疆为根本之旨!临阵专断,不必事事请旨,更无需拘泥于兄之猜想!纵使耶律休哥力战身亡,只要大局可定,妖妇伏诛,兄绝无半分芥蒂!兄信弟之忠勇,更信弟之智略!京城安好,皇后亦甚挂念。!l~a\n^l^a*n`x^s...c!o+m~兄在汴京,静候吾弟踏破上京,缚妖凯旋之佳音!兄秦济手书”秦济写完,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私印,唤来曹正淳:“此信,以最快的速度,最隐秘的渠道,务必亲手交到赵元帅手中。此乃兄寄弟之家书,非关朝旨。”……送出这封信后,秦济打算到后宫曹倩那里,之前他的父亲曹彬战败,好像把她吓坏了,就算去找了樊婕妤谈心也不好使,经常闭门不出,接到皇后的报告后,秦济打算实地考察一下,顺便告诉她她兄长曹玮立大功的事情。 所谓有无相生,长短相形,秦济和他的时代在影响着穿越者,穿越者也在影响着他和这个时代。在江筠的各种灌输下,秦济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尽力照顾嫔妃的心情就是很好的佐证。如果按照秦济之前的观念,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不当这个嫔妃有的是人当,那这个后宫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但是秦济不知道的是,曹倩真正闭门不出的原因不在前线父兄,而在他这个皇帝。在樊婕妤那里谈过话后,她得出了秦济是穿越者的错误结论,用半桶水的观星技能让她一直在纠结这件事情,所以才关起门来研究自己的观星技能。皇帝要来的消息早就通过内侍传达到了曹倩的宫里,即使此刻曹倩再不想看到秦济,她也得打起精神来整装接待,万一今天皇帝心情不好,她再犯一个御前失仪的罪,那不和沙僧一样了吗?“美人,陛下快到门口了。”宫女的声音带着担忧在门外响起。“知道了。”曹倩的声音有些发飘,她最后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脊背,仿佛即将奔赴的不是迎接圣驾,而是上刑场。她带着宫人迎至宫门处。当那抹朱红色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曹倩的心脏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她几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