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分钟就交了一试的试卷。~q·u`s·h.u¨c*h,e`n¨g..^c\o?m`
他们监考这么多年,也不是没见过。
但那都是放弃后续二试的人了。
现在孙锦城竟然还如此的坦然自若的来参加二试。
这种心态,就不是普通人的心态。
能够顶着全网黑的情况下开直播,参赛,这种精神用在其余地方多好。
监考老师怎么想的孙锦城不知道。
但是此刻二试的试卷已经到了他的手上。
高中数学联赛的二试考试时间为:
9:40--12:30。
总计170分钟,前面两个大题分值40,后面两个大题分值50。
共180分,4道大题,没有填空题,只有大题。
考察的内容就是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四个版块的知识。
二试试卷,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可能拿个0分。
因为填空题让考生猜0、1、-1的机会都没有。
写个解也别想得分。
总的来说,二试已经与CMO挂钩了。
考验一个学生的努力、天赋以及背后的师资力量、家庭等等因素。
家里条件好,从小就请老师教奥数,也许还能做一些分。
要是家庭条件不好,高中学校也不好,只有努力基本上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好成绩。
孙锦城此刻已经提笔开始写起了第一个大题。
【设实数a_1,a_2,...,a_2016满足9a_i>11(a_i+1)^2(i=1、2、...、2015。),求(a_1-(a_2)^2)...(a_2016-(a_1)^2)的最大值。·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
孙锦城看完题目之后,解题思路就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虽然是一道代数题目,不过这些天孙锦城也看完了高中代数方面的奥数内容。
基本上大差不差。
这次把代数放到第一题,难度没有压轴题那么大。
这道题目核心考察的知识是平均不等式。
但是如果没有想到a_i-(a_i+1)^2>...这个点,这道题想要做出来很难。
而且其中的大量计算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核算。
否则一步错,步步错。
到时候原本可以得40分,因为计算能力不过关最多只有几分。
这种又不是没有。
写了五分钟,孙锦城终于写完了。
检查了一遍思路与计算之后,孙锦城就开始写起了后面的大题。
此刻考室之中,留下来继续参考的考生不多。
他们现在题目读完一点思路都没有。
反观孙锦城在考场写的哆哆哆的。
整个考场全是孙锦城答题的声音。
不是,孙锦城他真的会?
这是所有考生的想法?
难道又是背的其余题目的答案,然后直接抄上去?
孙锦城看上去也没那么傻吧。
可这才刚刚二试五分钟啊,他都已经写了五分钟。
他不思考的吗?
他不在草稿纸上演算的吗?
他难不成看了一遍题目就知道了答案?
这不科学。
这不可能!
于是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孙锦城一定是在瞎写。^y¢e`x,i?a′k-e·.?c!o^m¨
很可能把往年的真题题目的答案抄在了今年。
一定是这样,否则无法解释。
孙锦城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嘲笑他们实在是无法体会学霸的世界到底有多恐怖。
当初国外某顶级大学,陶哲轩给一个数学博士答辩,听完博士答辩之后。
陶哲轩轻飘飘的说出了这位博士论文的第二种方法。
要知道,这位博士为了写毕业论文,费时4-8年,而陶哲轩就用了一个答辩的时间,想出了第二个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是比狗都大。
第二个题目是一个几何题目。
孙锦城看完之后,脑子之中浮现出两种方法。
他此刻停笔了。
考场之中的学生听到孙锦城停笔以为是他不会做了。
或者写累了。
实际上,孙锦城是在思考,他选哪一种方法写上去比较好。
或者说都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