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诗啊!”
“首联一出,直接将人带入残酷的战争场景;颔联进一步展现战斗的激烈与奇特;颈联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出了战斗过程中的紧张与肃杀!”
“简直就是栩栩如生,像是以文字描绘出一幅真实的战争画卷!”
“至于尾联…这两句更是意境深远,表面是在写战后的荒芜景象,但我总感觉其中暗含深意,却不知到底是在表达些什么?”
“此人是谁?竟有如此诗才!为何之前在诗坛声名不显?”
石文宣此诗一出,足以称得上文惊四座,使得参加诗会的众人皆是称赞连连。′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毕竟能够令至圣儒冠绽放出如此浓郁的紫色光辉的诗词,放眼整座诗坛也不多见。
如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儒修,却是能够作出此等传世佳作,着实令人惊叹。
面对众人的赞誉与惊叹,石文宣的脸上没有一丝得意,只是朝着赵玉阳和一众书院强者拱了拱手,旋即便走回人群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看着石文宣转身走回人群的身影,姬逍遥眸光深邃,神情复杂。
他总感觉石文宣前来参加浩然诗会,有些不对劲!
按理来说,当他扮演大乾太子,在儒林酒楼中将一众士族之人全部屠杀殆尽后,这正是寒门党在大乾朝堂中崛起的最好时机。
只要寒门党抓住这个机会,依靠太子与士族党的分崩离析,加以操作,必定能够获取到极为丰厚的战果,令寒门党改变绝对劣势的局面!
而石文宣身为寒门党的领袖人物,这种关键时刻不在大乾王朝坐镇寒门党,却是来到了浩然书院参加诗会,着实是有些不该。
这一点比石文宣身后有修者支撑,更令姬逍遥感到不对劲。
毕竟大乾王朝虽是世俗王朝,但难免会有修者经过,或是王室中供养着一些炼体境或是筑基境的小修者,也都有可能!
可在这种关键时刻,石文宣不坐镇寒门党却是来参加诗会,这不等于是在跟他的理想信念背道而驰吗?
“幽林密箐战旗扬……残碑断碣立苍茫……”
姬逍遥一边吟念着石文宣的这首诗词,一边陷入沉思。
石文宣所作出的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战争残酷,但内里却是揭示出了寒门子弟的悲惨命运。
此等深意,唯有在诗词一道上具有很深造诣,或是如姬逍遥这般对石文宣的身份背景了解众多之人才能够听出来。
例如:藤甲兵驱毒瘴雾,竹枪阵破虎狼帮这两句。
“藤甲”“竹枪”等意象,便在暗示着参战的军队资源匮乏、装备简陋,侧面反映出寒门子弟因生活所迫,只能凭借简易装备投身战争,连铁器都无法普及的情况。,k-a·n¢s`h¨u`l¢a!o\.*c¨o\m~
还有最后这两句:战后唯余荒冢在,残碑断碣立苍茫。
姬逍遥敢肯定,石文宣想写出的意思就是:这些无人祭扫的荒冢中,埋葬着众多寒门出身的士兵。
他们因生计所迫投身战场,在残酷的厮杀中失去生命,身后却无人铭记。
断碑残碣无人修缮,也无人为他们诉说生前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如尘埃般消逝,只剩凄凉与无奈在天地间回荡!
通过这首诗,姬逍遥能够感受出来,石文宣心中依旧是对这天下寒门子弟有着深深怜悯,渴望推翻这种不公,改变穷苦人民的生活!
可正因如此,更显得石文宣在这种关键时刻离开大乾王朝,来到浩然书院的不对劲了!
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不成是想要凭借在诗会成名,然后结交强大修者,以修者之力改变大乾王朝的现状?
这是姬逍遥能够想出来最合理的解释了!
“不错不错!”
人群上空,赵玉阳这位浩然书院的院长。
他见到石文宣如此不骄不躁,谦逊有礼,眼中都是流露出一丝满意神情。
他身为浩然书院的院长,自然知晓石文宣是位“野生儒修”,不是他们浩然书院的弟子。
再加上以他对诗词一道的造诣,就算不了解石文宣的身份背景。
但依靠着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外加石文宣眼中流露出的悲怆神情与无力感。
他也能够如姬逍遥一般,推测出石文宣创作这首诗词时的心中所想!
如此诗才,再加上怜悯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