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第70章 克鲁伦河之战——草原一统

第70章 克鲁伦河之战——草原一统

营地里藏着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武器——那些由东察合台汗国工匠日夜赶工打造的“轰天雷”火炮,正披着厚重的牛皮毡,在帐幕后泛着幽冷的黑光。

当第一声轰鸣撕裂长空时,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阿鲁台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疯狂刨动着地面。只见对岸腾起滚滚浓烟,数架漆黑如巨兽的火炮缓缓推出,炮身雕刻的狰狞兽面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随着也先手中的黄金马鞭狠狠挥下,又一发炮弹呼啸着划破天际,落地瞬间炸开的气浪掀翻了三名鞑靼骑兵,惊马嘶鸣着冲入己方阵营,铁蹄无情地践踏着慌乱的士兵。

“炮声如雷,铁壳炸裂,人马具惊!”一名侥幸逃回的鞑靼逃兵连滚带爬地冲进营帐,面色惨白地嘶吼着。阿鲁台握紧腰间的弯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从未见过如此可怖的武器,虽发射的炮弹杀伤力有限,但其震天动地的声响,足以摧毁士兵们的意志。鞑靼骑兵的战马开始不受控制地刨蹄嘶鸣,队伍中骚动渐起,恐惧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也先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挥舞着马鞭高声下令:“渡河!”早已准备就绪的瓦剌士兵们呐喊着,乘着牛皮筏子冲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他们的皮甲被河水浸透,却依然如恶狼般勇猛无畏,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纷纷跃上河岸。八千瓦剌精锐与一万鞑靼骑兵在河畔轰然相撞,金属的撞击声、士兵的嘶吼声、战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鲜血迅速染红了克鲁伦河的冰水。

阿鲁台亲自率领亲兵组成人墙,试图稳住阵脚。他的弯刀在战斗中早已卷刃,却仍奋力挥舞着,将逼近的敌人一一击退。然而,正当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草原深处突然腾起滚滚浓烟。阿失帖木儿率领的轻骑兵如鬼魅般出现在鞑靼军的侧翼,他们手中燃烧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瞬间点燃了鞑靼的草垛和营帐。熊熊烈火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迅速蔓延,火光冲天,照亮了阿鲁台惊愕的脸庞。

“全军突围!”阿鲁台意识到局势已无法挽回,果断下达命令。他调转马头,准备带领残部杀出重围。然而,命运的残酷在此刻显现——一支流矢突然破空而来,穿透了他的金盔护肩,剧烈的疼痛让他眼前一黑,险些栽落马下。十余名亲兵立刻围拢过来,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追兵,他们高呼着“保护太师”,一个接一个地倒在血泊之中。

博罗纳哈勒,这位被称作“小哲别”的瓦剌猛将,骑着快马如离弦之箭追来。他目光如鹰,锁定了挣扎着想要起身的阿鲁台,长臂猛然伸出,竟生生将这位叱咤草原的太师从马背上拽下。两名瓦剌骑兵迅速上前,一左一右架住阿鲁台,在战场边缘快速游走。鞑靼军队的战士们,眼见主帅被俘,顿时斗志全无,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偌大的阵营十去其八。

夜幕降临,瓦剌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也先踏着阿鲁台的胸膛,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手中的弯刀抵在对方咽喉:“如今,你可服了?”阿鲁台却突然仰头大笑,鲜血从嘴角不断涌出,染红了他的胡须:“我死,则大明必灭你!”这充满不甘与愤恨的话语,彻底激怒了也先。寒光一闪,阿鲁台的头颅应声落地。也先命人将首级悬挂在旗杆之上,绕着草原游行示众。沿途的部落酋长们纷纷出帐跪拜,望着那面染血的战旗,再也无人敢生出反抗之心。草原的夜空下,也先的野心随着猎猎作响的战旗,愈发膨胀,一个新的草原霸主,已然崛起。

克鲁伦河畔的硝烟尚未散尽,曾经雄踞草原的鞑靼部已如风中残烛,在也先的雷霆一击下彻底分崩离析。草原的版图被重新勾勒,昔日的荣光化作尘埃,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

东部鞑靼在首领阿噶多尔济的带领下,五万余族人赶着牛羊、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向南迁徙。他们的毡帐在草原上拖出长长的轨迹,宛如一条蜿蜒的黑色河流。阿噶多尔济深知,在也先的铁蹄下,鞑靼已无立足之地,唯有归附大明,方能求得一线生机。当这支庞大的队伍抵达开平卫外时,朱高炽展现出了大国君主的胸怀与谋略,特地下旨设立"忠顺卫",许以“岁贡马匹,可入塞互市”的优厚条件。一时间,边境马市重新热闹起来,鞑靼的良马、皮毛,与大明的铁锅、布帛在此交换,炊烟与叫卖声交织,勾勒出一幅难得的和平画卷。

而西部鞑靼的命运却如坠入深渊。三万余族人被强行编入瓦剌的"炮灰营",他们被迫换上破旧的皮甲,手持残缺的兵器,如同待宰的羔羊。每逢战事,这些人总是被驱赶在最前方,充当瓦剌精锐的肉盾。也先在阵后布置了大批刀斧手,寒光闪闪的刀刃时刻对准着"炮灰营"的后背,但凡有人敢后退半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