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国家获利,倒也还能接受。
毕竟商人谋利,也说得过去。
但如果是用作他途,那情况就严重了。
皇上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劲,对厉刚道:“你下回去派人查一下,七大粮商手中的粮食除了拿到市场上贩卖的之外,其余的都流向了何方?”
厉刚欠身道:“臣遵旨。”
皇上又交代道:“要派可靠之人去调查,不可惊动了他们。”
“皇上放心,臣知道。”
皇上看了一下高悠,道:“继续说。”
高悠轻轻的点了点头,接着道:“除了粮商,所有的官绅,富豪也都会囤积粮食。
一般条件的,也就囤个几百石。
条件好的,囤几千,几万石的都有。
比如朝中那些爵位高的人,什么伯爵,侯爵,国公,家里的田产少则万亩,多则几万亩,每家年收粮食最少都有万石以上。
王爵就更多了,全都在三万亩之上,每成的粮食收成五万石起步。
这些人手里的粮食虽然无法跟七大粮商相比。
但加起来数量也不小,起码也能凑出百万石。”
历朝历代,天灾和频繁的兵乱,都如沉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百姓的生活。
这些灾祸一旦降临,粮食便会严重短缺,导致饿殍遍地的惨象。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就不慌。
所以,有钱的人都会在家中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除了屯粮以备不时之需外,也有很多人是为了卖钱。
因为每到缺粮的时候。
一斗米的粮价会比平时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暴利。
像京城这样官员,富豪云集的地方。
几乎每个官员、富豪、功勋之家,家中都会囤有粮食。
这是朝野上下不公开的秘密。
可以说,只要不遭遇灭国,在任何时候这些人都不会缺粮食。
真正缺粮的,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
他们家里的存粮,都是按天算的,需要每天不停辛苦工作,才能有钱买粮。
皇上的神色渐渐沉了下来,右手紧握成拳,猛地一击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高悠轻声道:“只要我们想法让这些人或是粮商,把粮食交出来,粮食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皇上急问:“那要如何才能够让这些人把粮食拿出来?”
高悠想了一下,道:“现在延凉城那边非常急需粮食去稳定人心,北方边境也需要粮食做准备。
时间很急迫,容不得我们慢慢跟那些人磨叽。
需快刀斩乱麻,行雷霆手段才行。”
皇上急迫地道:“直接说,什么办法,别绕弯子。”
高悠微微的笑了笑,道:“抄家!”
“抄家!”
皇上和厉刚全被高悠的办法吓了一跳。
“对,抄家,只有这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粮食筹集到。”
皇上轻轻地摇了摇头,道:“抄家可不是开玩笑,必须有他们确切犯罪的证据才行。
否则无凭无据,贸然抄他们家,所带来的影响非常严重。”
厉刚赞同地点了点头,道:“皇上说得不错。根据大恒律法,只有欺君,谋反,通敌,贪赃枉法等重罪的人才会被抄家。
现在我们手中没有那些人犯罪的证据,强行抄家收粮,传出去不仅对皇上的声誉有影响,同时还会在朝野上下造成恐慌。
现在正是抵御外患的时候,如果内部再动荡,后果将不堪设想。”
高悠双手抱在胸前,语气轻松地道:“想要他们犯罪的证据还不容易吗,给找一个不就行了。”
“那怎么行!“
皇上还没有说话,厉刚便义正言辞道:“虽然我们现在的确是很需要粮食。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常言道,君无戏言。
如果皇上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栽赃陷害臣子。
传扬出去,皇上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皇上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如果这个凝聚力没有了。
那官员、军队、百姓将成为一盘散沙,将会直接影响到社稷的安危。
所以,永安王此计,断不可行。”
厉刚是那种宁愿直中取,不愿曲中求的耿直之人。
对于那些歪门邪道的做法。
哪怕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都会坚决地反对。
皇上亦点了点头,对厉刚的话表示赞同。
高优真的是无语了,不知道他们的脑子怎么那么固化。
“你们这脑子就不能放灵活一点吗?
怎么一说到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