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十国风华 > 第二百一十章 冯门论道

第二百一十章 冯门论道

报社金条之事后,双方之间算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恰似棋盘上的对弈,你无法突破我的防线,我亦难以撼动你的根基。!鑫+顽?夲_鰰,戦/ ,醉·鑫-章′踕~耕-辛`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已至腊月寒冬。十二月,郭荣被加授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举动,让原本已略显明朗的格局,如今愈发的鲜明起来!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冯道嘴里念的乃是唐朝诗人方干所写的感时诗,冯吉目光落于悠然自得地倚在胡椅上的父亲身上,不由自主地上前两步,轻声问道:“父亲,何事让您一大早便如此兴高采烈,满面春风?”

看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冯道一时间内感慨万千,二儿子冯吉性情滑稽没有操行外,还十分喜欢弹琵琶,能极尽其妙,号称名手的教坊供奉也赶不上他。他常禁止他弹琵琶,但冯吉生性喜好,无法更改。

冯道更是几次三番想要羞辱他来让他放弃,于是,一次家宴时,冯道就让冯吉奏琵琶祝贺,并赐给他帛匹,冯吉把帛放在肩上,左手抱着琵琶,像伶官那样手按膝盖行拜谢之礼,没有一点惭愧的表情,家人见此都大笑起来!

但如今朝堂局势风起云涌,未料事态的最终脉络竟悄然指向了郭荣,他轻轻瞥了冯吉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悠悠言道:“以前我一直觉得你们兄弟几人之中,要属你大哥最有出息,你应该是最没有出息的那一个,如今来看,倒是我老眼昏花,看走眼了!”

冯吉虽然做事不太着调外,但对人对事上素来心胸豁达,他对于自己父亲的这番话毫不为意,甚至还问声道:“父亲,今天怎么这么说呢,大哥性情温淑,你不是素来看重他吗,怎么今日又突变话风呢?”

冯道闻言,眼神一凛,目光中夹杂着三分怒气与七分戏谑道:“哟,翅膀硬了?做老子的训你两句都不成了?”

冯吉见状,赶忙赔上一记干笑,连声道:“哪能呢,您是老子,您说啥是啥,别说训两句,就是打我一顿,那也是应该的!不过话说回来,爹,我这儿还真有个事儿,想向您老请教请教!”

冯道轻轻放下手中那把泛着温润光泽的紫金砂茶壶,冬日里柔和的阳光恰好洒在他身上,为他平添了几分慵懒之意。*鸿^特,晓*税-徃/ *首^发,¨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他缓缓开口,语调中带着几分随意:“说罢,何事让你如此愁眉不展?”

“嘿嘿,其实也没啥大事,就是心里头痒痒,想跟你探探口风。不是说陛下的养子郭荣,如今荣升检校太傅,还兼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嘛,这背后,是不是意味着太子的位置已经悄悄落了槌?”

冯道缓缓将目光从自己儿子脸上扫过,没有直接戳破那层薄纸,反而悠悠反问了一句:“这话,是谁撺掇你来问的?”

冯吉心头一凛,察觉到父亲话语间突然笼罩上了一层寒意,他有些摸不着头脑,无辜地耸耸肩道:“哎,爹,这话还用得着旁人点拨?是我自己好奇,憋不住想问的嘛!”

暖阁之内,鎏金暖炉火光跳跃,暖意融融。冯道的手指缓缓滑过紫金砂壶上镌刻的饕餮纹路,忽地,他手腕一沉,茶盏重重落在案上,青瓷与紫檀木的轻触,发出了一声清脆而悠长的回响,仿佛惊扰了时光的宁静,连檐下那只悠闲的金丝雀也惊得振翅欲飞。

冯道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责备道:“你呀,平日里总说你心不在焉,偏生还爱顶嘴。郭荣此番加授同平章事,无疑是棋局中最为显眼的一子,局势看似明朗,实则暗流涌动。记住了,唯有当他晋封晋王,兼领开封府尹之时,这盘棋,才算真正落下了定局之子。”

冯道说的这种就是亲王尹京,唐后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政权交替日趋频繁,这导致很多皇帝虽然没有立太子却有一个“隐太子”或者“隐皇储”,其中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封晋王的爵位,晋王这个爵位在五代几乎就可以被当成是皇位继承人了。

譬如那晋王李存勖,他承袭了乃父晋王之爵,继而又开创了后唐的辉煌基业。加之他身兼开封府尹一职,这地位便如磐石般稳固下来。毕竟,名分已定,他又身为京城的父母官,手握一定的权势,足以自保。如此一来,那继位之事,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矣!

冯吉轻轻搔了搔头皮,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依父亲之见,想来是我太过急躁了些。我竟天真地以为,此事已然板上钉钉,再无变数了!”

话音未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