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星辰科技?就是那个搞出什么新材料、新技术的公司?好像很神秘啊……\"
一时间,议论纷纷。
在某个大型国营电视机厂的车间里,几个穿着油污工装的技术骨干,正围着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报纸,压低声音激烈地讨论着。
\"老张,你看这条件,咱们在这厂里熬一辈子,能拿到人家一半吗?\"一个年纪稍轻的技术员,眼中闪烁着不甘。
\"唉,谁说不是呢。咱们的技术不比谁差,可你看这待遇……\"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叹了口气,目光复杂。
突然,一个一直沉默的技术骨干猛地一拍大腿,将烟头狠狠地摁在地上,低声吼道:\"妈的!不干了!老子一身本事,不能就这么窝囊一辈子!我去试试!\"
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无数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的心,再次躁动起来。无数被埋没的金子,看到了发光的机会。
与此同时,星辰科技的竞争对手们也坐不住了。
某合资家电企业的老板办公室里,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人将印着星辰招聘广告的报纸狠狠摔在红木办公桌上,玻璃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指着报纸,对面前战战兢兢的秘书怒吼:\"查!给我查清楚这个星辰科技到底什么来头!他们哪来这么多钱?!这是要掀桌子吗?想把我们的人都挖光是不是?!\"
星辰科技的招聘会场,设在了市中心临时租用的一个大型展览馆内。
招聘会开始的第一天,场面就只能用\"火爆\"来形容。
展览馆外,前来应聘的人排起了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甚至延伸到了好几个街区之外。人群中,有穿着朴素、神情紧张的本地求职者,也有不少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的人。他们手里紧紧攥着简历,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也夹杂着对激烈竞争的焦虑。
会场内部更是人声鼎沸,却又秩序井然。
星辰科技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印有蓝色星辰logo的简洁制服,微笑着引导人群,分发报名表格,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现场设置了数十个面试点,分别对应不同的岗位类别。初试、复试、专业技能测试……流程清晰,效率极高。
凌霄并没有出现在招聘会现场抛头露面,但他坐镇公司总部,通过内部系统实时关注着招聘进展,并亲自负责几个核心关键岗位的最终面试。
他的面试间设在公司顶层一个安静的角落,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
第一个走进面试间的是王建国。四十岁左右,身材中等,穿着一身半旧但熨烫得笔挺的灰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只是眼角深刻的皱纹和眼神中那一抹不易察觉的疲惫,透露出他经历的风霜。他坐姿端正,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带着一丝国企干部特有的审视目光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老板\"。
凌霄没有看他的简历,而是将一份关于当前国内电视机生产流程的分析报告推到他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王厂长,这是我们对目前主流生产模式的一些分析,你怎么看?或者说,你认为国营厂现有的生产模式,最大的弊端在哪里?\"
王建国一愣,他本以为会是些常规问题,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而且这份报告……他只扫了几眼,就发现其分析之透彻,数据之详实,远超他之前的认知。
他定了定神,不再掩饰,沉声道:\"凌总,要说弊端,那太多了。设备陈旧、流程僵化、人浮于事、责任不清……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效率意识和危机感。\"
凌霄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王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多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想法和盘托出:\"……我认为,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优化流水线,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打破大锅饭,实行计件或绩效考核,责任到人;建立严格的品控体系,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要用数据说话,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试图在国营厂推行改革却屡屡碰壁的自己。多年被压抑的抱负,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凌霄安静地听着,偶尔会根据王建国的阐述,提出一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自动化设备如何与数据化管理深度结合,实现预测性维护和智能调度?零缺陷的目标下,品控体系如何真正实现从'事后检测'向'事前预防'转变?\"
这些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