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鱼饵已经撒下,看来效果还不错。”他在心中想道,“就看发布会那天,能钓上来多少真正的大鱼了。这场发布会,可不仅仅是‘视界’的亮相舞台,更是星辰科技正式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存在的战书。那些曾经傲慢的、习惯了俯视东方的家伙们,是时候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来自东方的力量了。” (此处内心独白调整得更含蓄)
神秘的邀请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迅速在全球科技界和媒体圈激起了层层涟漪。
随着发布会日期的临近,在星辰科技有意无意地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例如某些技术论坛上的匿名爆料、或是对相熟媒体记者透露的只言片语)释放出零星但又引人遐想的信息后,关于这场发布会的猜测和预热报道,开始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
各大报纸的科技版面、财经版面,乃至娱乐版面,都开始出现关于星辰科技及其“神秘新品”的报道。
《神秘东方力量!星辰科技新品发布在即,或将颠覆家电行业?》——这是某家以耸动标题着称的都市报头版。
《‘视界’的未来?星辰科技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一家严肃财经媒体在专栏中提出了疑问,配图是那张充满科技感的邀请函照片,以及星辰科技总部的模糊远景。
《深度解析:星辰科技的技术底蕴与市场野心》——权威科技杂志试图从已知的零碎信息中拼凑出真相。
电视台的财经节目和科技谈话节目,纷纷邀请所谓的“专家”进行分析和预测。
“星辰科技以其在人工智能和新材料领域的超前积累而闻名,这次如此高调,很可能推出的是一款革命性的智能家电产品……”一位专家在镜头前侃侃而谈。
“我个人更倾向于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突破。有人猜测是oled,甚至是更超前的micro-led技术,当然,也不排除是某种全新的虚拟现实设备……”另一位专家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专家们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无一例外都认为星辰科技此次发布会意义重大,值得全球高度关注。
行业内部的刊物和论坛则更加关注技术细节的传闻。
“据可靠消息,星辰科技已在新型发光材料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图像处理芯片上取得重大突破……”
“内部消息称,索尼、松下、三星等传统巨头已紧急成立最高级别的专项应对小组,密切研究星辰科技动向……”
“有人预测,这款名为‘视界’的产品,可能会彻底改写电视行业的标准……”
公众的好奇心也被彻底点燃。人们在报刊亭前、在电视机旁、在茶余饭后,开始讨论这个突然闯入视野的“星辰科技”和它那即将发布的“视界”。
“听说这个星辰科技很厉害,比那些进口牌子还好?”
“能收到那个黑盒子邀请函的都是大人物吧?”
“价格肯定便宜不了,也不知道咱们普通老百姓能不能买得起。”
“不管怎么样,发布会那天一定要想办法看看直播!看看咱们国家自己的高科技到底有多牛!”
媒体和公众的热议,如同不断添加的柴火,将市场的期待值越烧越旺。而这种高涨的期待,也让那些家电行业的传统巨头们如坐针毡,焦虑感与日俱增。他们一边加紧收集关于“视界”的情报,一边也开始暗中联系相熟的媒体,试图释放一些质疑星辰科技技术实力、或者暗示其产品可能存在问题的负面信息,想要干扰视线,降低市场预期。
然而,在星辰科技精心策划的、层层递进的神秘感和高期待氛围营造下,这些小动作如同杯水车薪,非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更增添了人们对发布会的好奇。
所有人的目光,都已聚焦在了首都,聚焦在了那个即将举办发布会的国际会议中心·未来厅。
发布会当天早晨。
天色微亮,晨曦尚未完全驱散首都的薄雾。国际会议中心外,却早已是戒备森严,气氛紧张。
一道道由穿着黑色制服、神情肃穆的安保人员组成的人墙,将场馆入口区域牢牢封锁。更远处,还有不少便衣人员在警戒。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都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身份核验和安全检查。这种堪比最高级别国际商业活动的安保规格,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信号。
场馆后台,一间宽敞明亮的临时指挥中心内,气氛同样紧张,但却有条不紊。
数十块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实时显示着场馆内外的监控画面、设备运行状态、网络信号强度、以及媒体签到数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