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老旧座钟发出单调的“滴答”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钟世诚低头看着手中那份营业执照复印件,眉头紧锁,似乎在消化刚才凌霄那番充满冲击力的话语。
凌霄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他知道,对于钟叔这样的人,空泛的口号和承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才能真正打动他。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工作台上那些散乱的零件和图纸,最终停留在一块被拆开的、电路板裸露的显像管电视机部件上。这应该是钟叔最近在研究或者试图修复的东西。
“钟叔,”凌霄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对技术的探讨意味,“您这台电视机…是在尝试改进清晰度或者色彩还原度吗?”
钟世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似乎没想到凌霄能看懂这些。他顺着凌霄的目光看了一眼那堆零件,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技术人员的执拗:“嗯,现在的国产电视,显像管技术还是落后,跟进口的比差太远了。我想试试能不能在电子枪聚焦和偏转电路上做点优化,看看能不能提升一点性能。”他说着,拿起旁边一支焊枪,似乎准备继续工作,也像是在下意识地回避刚才那个沉重的话题。
“优化电路确实能提升一些,”凌霄走到工作台边,目光专注地看着那块复杂的电路板,语气自然地接话,“不过,电子枪本身的精度、荧光粉涂层的均匀度,这些基础材料和工艺上的差距,恐怕才是根本性的瓶颈吧?”
钟世诚握着焊枪的手微微一顿,惊讶地抬眼看向凌霄。这个问题切中要害,直指当前国内显像管技术的痛点。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年轻人能说出来的话。
“你…懂这个?”钟世诚放下焊枪,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带着几分考较的意味。
“略懂一些。”凌霄谦虚地笑了笑,却没有丝毫露怯,“我之前南下,也接触过一些国外的产品和资料。感觉我们在基础材料和精密制造上,差距还是太大了。”
“何止是差距大…”钟世诚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材料不过关,工艺跟不上,就算设计再精妙,也做不出顶尖的产品。我们厂当年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和领导产生了分歧…”他摇了摇头,似乎不愿再提伤心事。
“是啊,所以追赶是没有意义的。”凌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想要超越,就必须换道。”
“换道?”钟世诚皱起眉头,“怎么换道?显像管技术发展了几十年,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凌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桌上一支铅笔,在一张废弃的图纸背面,快速地勾勒起来。他的动作流畅而自信,线条简洁却精准。
“钟叔,您看,”凌霄指着纸上画出的一个简单的方块示意图,“现在的显像管,是通过电子枪扫描轰击荧光粉来发光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功耗也高。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呢?”
他一边说,一边在方块旁边画了几个更小的单元格。“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单元,每一个单元都能独立控制亮度和颜色,把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单元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屏幕…那会怎么样?”
钟世诚的呼吸猛地一滞,眼睛死死地盯住纸上那看似简单的示意图,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
自发光?独立控制?成千上万个单元排列?
这…这是什么概念?!
这完全颠覆了他几十年来对显示技术的认知!
“这…这怎么可能?”钟世诚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一把抓住凌霄的胳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极度的渴望,“什么材料能自发光?还要独立控制?还要做得那么小?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凌霄任由他抓着胳膊,脸上依旧带着平静的微笑,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天方夜谭吗?未必。”他轻轻挣开钟叔的手,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下几个模糊的英文缩写,像是“oled”或者“micro-led”的早期不规范写法(但钟叔肯定看不懂具体含义),然后又画了几个代表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的示意符号。
“材料学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凌霄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的诱惑力,“也许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但理论上,存在这样的路径。想想看,钟叔,如果真的实现了,我们就能做出像纸一样薄,甚至可以弯曲的显示屏,清晰度、色彩、对比度,都将远远超越现在的显像管!”
“像纸一样薄…可以弯曲…”钟世诚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词,眼睛瞪得溜圆,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死死地盯着纸上的那些他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