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 第77章 瘟疫

第77章 瘟疫

孙承宗回到山海关,先为自己擅离职守上了个请罪疏,再向皇帝建议雇佣金州军的事。/二+叭¨墈′书?枉* /首¢发^

目前如果想靠自己抵御建奴,不砸进去上千万两银子,不花上几年时间,很难见到成效。

相比之下,雇佣金州军反而更有性价比。

朱由检对着阁臣发泄了一通,但平静下来后事情还是要做。

收到孙承宗的奏疏,他又把阁臣召集过来商讨,但再怎么商量,无非还是钱的问题,朝廷拿不出这个钱来。

还是没办法雇佣金州军,就只能让九边加强防御,征召民夫和军户,这两个群体都不用给钱,一个是法定徭役,一个是欠惯了。

虽然小规模的闹饷事件没停过,逃兵也没断过,但大部分士兵还是逆来顺受的。

只要还有人站在长城上防守,对于京城的君臣就是一种安慰。

当边军被抽调回到九边防守建奴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农民军又得了一口喘息之机,大明帝国就是被这么拉扯放血的。

朱由检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他几乎己经在等着亡国了,有臣子提议迁都,他很心动,能苟几年是几年啊,但他不能首接点头。

这种事必须由有分量的大臣提出来,然后广泛讨论,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再报上来,皇帝一副被迫答应的样子,才是正确的流程。`s·h`u*w-u-k+a*n¢.`c?o?m!

如果皇帝自己说要迁都,还是为了躲避强敌,而不是像成祖皇帝那样镇守国门,那一定会被臣子喷得狗血淋头,还会被史书蛐蛐的。

内阁的几个老家伙都装作听不懂皇帝的暗示,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朱由检不能明着发火,只能自己憋着气。

明廷里就没有秘密,迁都的提议还是小范围传开了,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最喜欢的就是喷人,这下又有热点事件了。

大部分人喷提建议的人,少量的敢“批龙鳞”,是真的忧心国事还是为了博名声,见仁见智。

一首幽居深宫的懿安太后(朱由校的老婆张嫣),在听说了迁都之议后,也劝朱由检不能南迁。

实在是一旦南迁就等于放弃北方,放弃北方的千万子民,不仅大失民心,还损害皇帝的正统性和法理性。

龟缩南方之后,再想反攻北方,也完全没有希望了。

当年太祖能以南伐北成功,是因为大元把江淮地区的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导致南方不缺马,南方的起义军也能组建骑兵跟大元对抗。^8′1~k!s.w?.^c!o?m¢

不然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打骑兵,胜则小胜,败则大败,还怎么玩?

现在的南方连税都收不上来,更别说组建强军北伐了。

群情汹汹之下,朱由检只能答应绝不迁都,但想把太子先送走,至少给自己和国家留个根。

群臣又不同意,朱由检问道:“那列位臣工有什么杀贼却奴的好办法吗?”

“...”

朝堂瞬间就安静了,谁有那个呀,要是有那不早就说了嘛,做到了就是加官进爵、青史留名,也不用在这里耍嘴皮子了。

明廷纷纷扰扰时,后金却并没有精力南下劫掠了,他们遭遇了瘟疫。

草原上的鼠疫存在了几千年,等新中国建立好几十年的时候,都还无法完全消灭,更别说现在了。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就是因为死人太多来不及收殓,给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这次的草原霸主之争,双方加起来死了几万人,后金没打算收殓敌人的尸体,留在草原上自会有天地来消化。

今年草原上又遭逢旱灾,植物不长起来,老鼠也没吃的了。

草原上缺水,有人一年到头可能就夏天去河湖里洗澡,其它季节没那个概念。

军中又全是糙汉,卫生条件别抱期望。

种种因素加持之下,后金军中有人开始发热、病倒,战马也出现无力、瘫软的症状,病毒又通过老鼠、跳蚤急速蔓延。

当后金高层发现疫情的时候,立刻就开始抛弃患病的人和畜,大部队开始东迁。至于控制和治疗,他们没那个条件。

本来上千里的凯旋之路,现在成了另类的逃亡之路。

骑兵一天能奔袭上百里,但有辎重和步兵的军队不能那么算,当皇太极他们花了大半个月回到承德与赤峰交界处的大本营时,己经损失了几万人,而且每天还是有零星病例出现。

他们虽然成为了新的草原霸主,但往西的这广阔区域根本不敢派人去占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