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 第75章 草原霸主之争

第75章 草原霸主之争

明廷后续果然不再提用银子雇佣金州军的事,何雨柱不在意,他还不想去呢。`j^i`n*j′i*a¢n-g/w?x-c¨.,c`o~m\

后金在长城外面施加压力,时不时寇个边,长城里面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两相呼应才能让明廷快点完蛋。

孙承宗回到山海关才知道了皇帝和其他阁臣商议的办法,他也无力反驳,只能继续在关宁锦一带埋头屯田。

但屯田是为了练兵,练兵是为了防御金州镇,练兵的同时就还得筑城,他打了个预算报告上去,要60万两。

朱由检都麻了,我要有60万两那不就雇佣金州军了吗,还搞个屁的B方案啊。

给孙承宗的预算报告批复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国事艰难,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做出成绩”的批复。

反正钱是没有的,孙师你自己多想想办法吧,把流民收下,把兵练出来,把城建起来,把金州军彻底挡住。

孙承宗倒是想呢,可流民出了山海关后,大部分都去了金州镇治下,辽西走廊留不下多少。

原因是何雨柱派了人在这边暗地里搞宣传,什么去了就分地、发牛、第二年就给建砖瓦房。

别说流民,很多本来属于关宁锦的军户都跑了。.w·o*d+e?s+c.w?..c\o\m.

孙承宗只加强了军户的管理,没有拦着流民,毕竟他在金州镇治下看了不止一个地方,何雨柱打的广告没撒谎,流民过去了确实能过得更好。

他也想通了,虽然大明的君臣都还想着挽救,但大明确实己经回天乏力了。

现在百姓能过更好的生活,他又何必做恶人呢。

大明没几年好活了,他是大明的臣子,要陪着她走向末日。

他同时又是儒家学子,给华夏多保留一分元气,加强何雨柱的力量也能在以后更快平定天下,这些就当他为华夏做的事了。

崇祯三年(1630年)开春,后金又开始蠢蠢欲动时,金州军也开始向草原进发。

从大兴安岭的西边山脚,首到呼伦湖、贝尔湖的这近千里的广阔草原,因为被后金扫荡了两次,去年一年都几乎没有部落来放牧。

现在何雨柱就准备在呼伦贝尔建城,把这些地方纳入统治之内,然后建立国营大牧场,为治下的子民增加肉食种类和数量。

以前从草原上带回来的奴隶,还有后金军俘虏里的蒙族人,都是上好的牧民。\我¢的,书^城′ \已\发?布.最!薪`漳\結¨

至于往北经营西伯利亚地区,过些年再说。

那边现在的条件太差了点,等人口起来了需要更多空间时自发往外拓展就好了。

以金州军超越时代的武力,那边的土著和毛子都翻不了天。

强取胜于苦耕,后金不擅长种地,草原上也不适合种地,过了一个肥年的后金贵族们又开始想念长城之南的花花世界。

只可惜济尔哈朗丢了遵化,让后金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

在经过去年的入寇事件过后,九边的长城都经过了紧急修缮,守军也被敲了一次警钟。

皇太极派人把从山海关到榆林的长城都试探了一遍,没发现好的机会。再往西就没必要了,劳师远征还没什么油水。

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转头去找林丹汗的麻烦,先统一整个草原。

林丹汗也憋闷,前年后金扫荡了喀尔喀部的全部地盘,成为了他察哈尔部的恶邻。

当时后金实力太强,他对内也还没有达成强力掌控,就没敢出击。

谁知道去年后金主动了,被金州军驱赶的怒火全部撒在了察哈尔部头上。

林丹汗被从广宁之北的草原赶到了河套地区,堪称远遁千里。

今年后金又要向他动手了,他深知自己不是后金的对手,开始联络漠北的朝克图台吉,希望双方联手,消灭后金这个过江龙。

朝克图台吉也知道这几年草原上的形势变化,实力稍逊于他的林丹汗被打成那个吊样,那换成他也不会更好。

如果林丹汗被吞并,后金实力更强,他自己绝对更加挡不住,因此同意联手。

后金从承德和赤峰交界的地方出发西征,林丹汗从河套地区往东,朝克图台吉率领大军往南,三方准备约战于呼和浩特以北地区。

在西月份草长莺飞的时节,这片广阔的草原上却只有虫鸣,黄羊和狼等大型动物都不见了,连小鸟都飞得远远的。

双方加起来超过三十万大军,派出的斥候就有上万。

最先发生的就是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