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 第61章 对抗

第61章 对抗

“平辽...平辽...”袁崇焕看着何雨柱的奏疏,自己对新帝夸口“五年平辽”,对方却五个月就做到了,还是一路武装游行式的收复失地。′狐\恋.文,血? ?已′发^布·最~芯-彰,节-

为何人与人的差距会这么大?他训练出的士兵连跟建奴野战都不敢,金州军却能让建奴不敢接战。

现在辽东被平了,那他这个蓟辽督师还能干下去吗?没有扎实的功劳,入阁还有望吗?

金州镇虽然目前尾大不掉,但不见得就会反叛,宁锦防线不知道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袁崇焕现在很迷茫。

当朝廷知道金州镇收复整个奴儿干都司,把建奴逼入大山时,本应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朝堂却仿佛无事发生般寂静。

何雨柱还在捷报里请求朝廷迁徙流民,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能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又能解决一部分关内的流民问题。

但朱由检不打算答应,这些流民过去了都会成为何雨柱的兵源,这简首是资敌。

“几位阁老认为,该如何处理金州镇?”

“皇上,不如先调何雨柱进京述职,根据他的反应,再来考虑金州镇的处置。况且如今建奴只是被赶到了山里,其主力未损,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金州军主体是需要保留的,万不可使浙兵之事重演。_d.i.n/g.d`i-a_n/s¢h!u.k¨u\.?c.o/m?”

内阁首辅李标说的浙兵就是戚家军,不过官方当然不会用将领的姓来命名军队。

朱由检觉得有道理,如果何雨柱愿意放弃兵权,从此以后就在京城养老,那么他是很乐意谱写一曲君臣相得的佳话的。

只要金州军的掌控权能握在朝廷手里,这么一支强军他当然要保留。

到时候平定内乱和向外开拓,未必不能重现成祖皇帝时的盛世。

“那就先下旨召何雨柱进京吧,关宁锦防线的人事和兵力都暂时不做任何变动。”

“是,皇上!”

二月下旬,圣旨到达沈阳,何雨柱以建奴时常骚扰,不敢久离前线为由上疏拒绝了进京述职的要求。

这下几乎算是跟朝廷正式撕破脸了,那么由官方组织迁徙流民的事是不可能了。

他只能命令暗部的人去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宣扬:辽东有无尽的肥沃土地,去了就能发地发牛,第一年衙门还管口粮,去了就能活命!陆路可以走山海关,海路可以去天津或者登州坐船。

现在金州镇治下人口不到400万,确实需要大量人口开荒种地,从天津、登州等地接流民的船就没停过。*兰,兰·闻·血! ?追,蕞,薪?蟑,洁_

虽然朱由检以后可能会下令禁止流民出关出海,但下面办事的人早就烂透了,稍微花点钱就能打通。

“皇上,如今看来,何雨柱将是比努尔哈赤威胁更大的边患,我们要早作打算了。”

“阁老有什么方略?”

“一、关宁锦防线不能撤销,甚至还要加强。当令袁崇焕不得松懈,继续训练精兵,修筑关防,严密关注何雨柱动向。

二、东江镇的毛文龙牵制作用微弱,但不能没有。但其人亦跋扈,若有机会,当调离换帅,以免成为第二个何雨柱。

三、从小日子传来的消息看,金州镇水师实力极强,需命令天津、登莱等地水师严加防备海上来敌。

西、要彻底阻断流民向关外迁徙的通道,山海关、天津、登莱等地官吏、士卒若敢阳奉阴违,当下辣手整治。”

“臣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请皇上圣裁!”首辅李标递上一本奏疏。

“若是继续投入关宁锦防线,甚至加强东江、天津、登莱等地,银钱何来?”朱由检眉头大皱。

“皇上,只能再加辽饷了。为今之计,关内尚能维持,若是被何雨柱打破山海关,则朝中无人可挡。”

为了开源节流,君臣商量来商量去,只能再加派一次辽饷,同时启动对驿站的改革,裁汰人员、精简机构。

在这次改革中,某位名叫李闯的驿卒就稍微提前一点时间失业了。

袁崇焕收到皇帝的旨意,感觉压力山大。就凭他手下的关宁铁骑和普通大头兵,怎么挡金州军?

毕竟双方接壤这么些年了,金州军普通士兵每月一两银子实发到手,每顿饭主食和海鱼管够,抚恤和伤兵退役的政策优厚,这些基础情报他还是知道的。

所以人家可以每天训练,打起仗来不怕死,怎么比?

这些事情根本不敢让底下的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