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 > 第39章 撤离辽阳

第39章 撤离辽阳

却说皇太极带着一万精锐,一人三马打着火把从宁远出发,花了两天两夜才回到500里外的沈阳。,零·点+看_书/ ¨首?发′

此时队伍己经只剩九千多人了,马也只剩一人一匹。少的人要么掉队了,要么意外了,少的马基本都是跑废了。

连现在骑着的马,都还要好好养才能保住,不然也要废。

光这一次骑兵急行军造成的损失,就几乎不亚于宁远攻城战,足以让统一草原的雄主都心疼到抽搐。

而何雨柱此时己经撤退到了辽阳防守,夺回辽阳的捷报也应该快到京城了。

“城内情况如何?”皇太极入城先找到两个负责守家的甲喇额真。

“禀贝勒爷...”两个人把自己的应对说了一遍,又跪地请罪:“我等建议大妃放弃辽阳,请贝勒爷责罚!”

皇太极亲自扶起两人道:“不,你们做得好!何罪之有?我还要向大汗为你们请功!”

“谢贝勒爷不罪之恩!”*2

“嗯,你们通知下去,明军只有不到一万人,我带了两万人回来,大汗带领的大军也不日便会归来,安定城内人心。”

“嗻,贝勒爷!”*2

虽然仍不知道何雨柱是怎么打到沈阳眼皮子底下来的,而且居然没攻打沈阳,还主动后撤。!看_书^屋~ \已¢发/布+醉_新?章-結.

但现在手底下有两万多人,皇太极觉得这把己经稳了。他现在急需睡觉,不然怕猝死去。

等后金军大部队回程走了一半的时候,努尔哈赤没挺过来,撒手人寰了。

阿敏和阿巴泰这两个贝勒跟其他人商量过后,决定秘不发丧,回到沈阳再说。

幸好正月份的关外还是冰天雪地,大河都还没化冻,短时间不会产生异味,消息还能瞒住。

当收复辽阳的消息传到京城时,还在讨论封赏事宜的百官又沸腾了。

连陆文昭都忍不住在想,从军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不然何雨柱怎么就能屡立奇功呢?一起逃命的时候没看出来他这么有本事啊?

辽阳这个位置很重要,给后金走私如果从草原上走,经过的部落多,变数就多,所以打通辽西走廊的关节是最方便的。

现在辽阳被收复的话,后金要么拼命拿回来,要么连广宁都放弃掉。

拿回来还好说,以后东西只要运到广宁交接就行;如果后金放弃广宁,那么辽阳就成了最前沿,这个地方必须掌握在自己这派手里才能放心,以后生意才能继续做,不然影响发财啊。?白?马`书`院! +勉`沸^跃·黩_

东林内部对走私的态度是分裂的,一部分坚决反对,认为要经济封锁后金;一部分认为可以以商养战,如袁崇焕、毛文龙,他们也要靠走私挣银子养兵;一部分只向钱看,根本不管你这那的。

但不管他们在经济上意见怎么有分歧,在政治和军事上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辽阳这种关键节点必须是自己人。

现在后金受了这么大的损失,镇守辽阳就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好差事。

本来后金军能在野外揍明军,而金州军能在野外揍后金军,所以东林党是很顾忌何雨柱的武力值的。

但现在何雨柱的捷报里说了自己实力大损,那就给了别人肖想的机会:你给我老老实实缩回辽南西卫去,辽阳这重镇轮不到你!

高第这个“半阉党”的错误决策让东林党抓住了机会,又支棱了一把,所以朝堂上吵吵嚷嚷一个月后,关于辽东的后续人事安排就出来了:

袁崇焕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山海关等,有便宜行事之权;何雨柱升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仍署理辽南西卫,再荫一子世袭锦衣卫百户;总兵赵率教移镇辽阳。

毛文龙因为没有按照旨意出兵牵制后金,被严厉申斥;高第被免职,王之臣督师蓟辽。

此时后金己经放弃了广宁,把势力缩回了沈阳及以北地区。甚至是否要继续以沈阳为都城,都还在讨论中。

努尔哈赤的死讯仍然没有传出来,明廷没有地位足够高的间谍,还以为他缩在深宫养伤呢。

“大人,咱们就这么让出辽阳?”李修言发问,其他手下也是一脸不忿。传旨的太监比接管的军队先一步到了,升官和移防的消息都知道了。

“这有什么关系,该是咱们的一定会是咱们的,先借给他们玩玩。”何雨柱并不在乎,很快就能拿回来的。

“走吧,去迎一迎这位赵总兵。”他既然这么说了,手下们也就不抱怨了,这点威望还是有的。

辽阳南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