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略一沉吟:“建奴发展多年,大势己成,要想平定,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微-趣`小′税?徃. \首_发¨那些说什么三月平辽的,都是误国殃民!”
就当陪古人聊天了,孙承宗虽然也是东林党,但他人品不错,不然可不能对他说这些话。
“那在你看来,应该如何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无外乎筑城屯田,训练精兵。便如金州,今年的秋粮收获之后,就可以实现粮食方面的自给自足,极大减轻朝廷的后勤压力。”
“只要饷银和武备到位,训练出两三万可以与后金在野外浪战的精兵,便一城一堡地打过去。只要能达成1比1,哪怕2比1的战损,以我大明的体量,后金也是耗不起的。”
“至于整肃吏治、断绝走私之类的问题,那就不是我可以置喙的了。”
“唉,何总兵之言,深得我心!”孙承宗自己闷了一杯。
筑城屯田练兵这套,本就是孙承宗和袁崇焕想在辽西走廊那一片做的事情,现在何雨柱说出来,孙承宗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而系统性贪腐导致的士兵战斗力低下,和以晋商八大家为典型的向后金走私重要物资的事,孙承宗当然也是知道的。.k!a~n`s\h`u+g,u?a?n′._c!o?m¨
但哪怕他是阁臣,在这件事上也是深感无力的,除非洪武、永乐再世,或者张居正重生,不然谁还能有那么大的威望对这两件事动刀子?
如果何雨柱是大明的忠臣,那他现在就能带着手下的几千兵马把后金平定,收复的地盘自然有朝廷派人来治理。
朱由校在他的皇帝任期内做成这件大事,大概也能威望暴涨,然后趁机革除弊政,为大明再续一波命。
可惜何雨柱不是,他要把打下的地盘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只能慢慢发展,培养足够的自己人。
这次给孙承宗看的都只是一部分,要紧的都藏起来了,比如屯田兵养了两千多头猪的养猪场,比如各大实验室。而且他没看到红薯和土豆,也没问小麦的亩产量。
这些东西要是暴露出来,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后勤何雨柱可以自己解决,但饷银还是得向朝廷伸手的,一年好歹也能发个几万两下来,打点魏忠贤就不用自己出钱了!
“何总兵实乃国之干城,辽南有你在,皇上可以无忧矣!”
“阁老谬赞了!何某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8\8`d,u^s_h*u+w+a`n\g~._c,o.m!”
之后两人又谈论了具体的屯田、练兵细节,深夜方散。孙承宗对戚少保也是推崇备至的,能在辽南见到一支以戚氏练兵法为基,青出于蓝的精兵让他深感欣慰。
第二天孙承宗又看了之前引起争议的学堂,什么都没说,但以他的身份,不说话就己经是态度了。
随员里倒是有人表情惊诧,心里的想法大抵是“好你个何雨柱,都被罚俸了还这么不老实,还敢搞不尊教化这一套!”
但大佬都没说话,能混到大佬身边的人,这点醒目还是有的。
看完金州镇的情况,孙承宗继续巡边,因为后金崛起,本次的巡边重点就是宣、大、蓟、辽。
看完一整圈,他还是对何雨柱最满意,虽然袁崇焕也是走相同路线,但“五年复辽”的口号相比起来还是太激进了,没有何雨柱的稳重。
所以等孙承宗回到京师向皇帝复命,评价各位边臣时,认为驻守山海关的王在晋“精勤有余,而笔舌更自迅利,然沈雄博大之未能”;阎鸣泰“沈雄博大有之,端谨精详亦有之,然而成色未满八分”;袁崇焕“英发贴实,绰有担当……臣取其志,尚欲炼其气”还得再磨一磨性子。
到了何雨柱这里,就是“沈雄博大有之,端谨精详亦有之,可以辽南托付!”
朱由校听了很高兴,辽南早就托付给何雨柱了,这不就是我有识人之明嘛!
作完巡边汇报后,孙承宗自请前往山海关督师,皇帝选定吉日,赐尚方宝剑、蟒袍,令百官吉服入朝,阁臣俱送至宫门外,孙承宗就这么开始了他的边关生涯。
孙承宗和袁崇焕先在山海关筑城屯田练兵,现在从山海关到广宁的这好几百里地,只有靠近山海关的一些堡寨有明朝驻军,另外的大片地盘两边都没管,几乎处于权力真空状态。
他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现在就拿回这些地方防守,还是等把关内发展好了再往外推进。
实在是熊、王二人没做什么抵抗就跑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