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燝、叶向高、韩爌、史继偕、沈潅到达东暖阁后,皇帝也到了,几人叙礼后坐下,朱由校拿出何雨柱的奏疏。
“几位卿家都看看这份奏疏。”
“皇上,奏疏中所言可是实情?”几人都看过后,首辅刘一燝首先发问。
“是实情,首级和缴获己经从天津运来了,今日可到京城。几位卿家觉得,该如何赏赐何雨柱为好?”
“皇上,既然他拿下了金州城,收复失地有功不可不赏,不如升他做金州卫指挥使。但如今三方布置策正在施行中,当申斥他无令不得出击,以免妨害辽东大局。”
“如此一员能战敢战之将,怎能让他束手束脚,申斥就算了,把封赏安排下去吧!让天津水师随时支援。”
“是,皇上!”武将的官位也不咋值钱,既然皇帝决定了,内阁也就照办了。
至于之前说的申斥,也是因为这些大佬不喜欢有事情超出掌控,变故往往意味着麻烦。
况且何雨柱还不是他们任意一方的,是个突然冒出来的,奏疏首接到了皇帝手里,大概是走了阉党的路子,这更让他们不喜了。
等下午首级和缴获到了京城,经过兵部勘验确认了,封赏的事才开始走流程。
马成交割女真首级后就回了西山庄园,拿出何雨柱的信件给王兰芳、李翠儿、李修言几人,确认调女兵过去的事情。
朝廷是否有封赏他们是不清楚的,而且也不需要在京城等消息,所以立即就开始收拾起行李了。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后女兵做好伪装开拔,马成和李修言带着两个排的男兵护送。
初春的天气,都穿着胖胖的战袄,再戴上头盔,隔远了也看不出是女的。
从西山庄园到天津码头,150公里远,又花了5天,才一路平安地到达,再使银子找水师借船,过海去金州。
等女兵和女眷安顿好,何雨柱还没来得及跟女人亲近一下呢,前院亲兵通报,宣旨的太监来了。
何雨柱赶到金州卫衙门正堂,在太监的指导下跪地接旨,人在屋檐下,该跪就得跪。
“...朕心甚慰...加参将,授昭勇将军,实任金州卫指挥使,赏银十两,钦此!”
“谢吾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家的皇帝是真抠门,皇子就藩的时候那赏赐都是以十万两为单位,还有其它的玉、珍珠、宝石、丝绸等等。到了臣子这里,就是十两、二十两。
算上给宣旨太监的打赏(贿赂),接一回圣旨就要亏一回。
“恭喜何大人了!”
“多谢公公!”何雨柱接旨的时候悄悄把一张50两银票塞到小太监手上。
小太监瞄了一眼,满脸带笑,轻声道:“老祖宗说了,何大人只管锐意进取,朝堂和后勤上自有他老人家帮忙张罗。”
“烦请公公带话,下官绝不负九千岁厚望!”
魏忠贤的权力完全依附于皇权,皇帝高兴了他就高兴,皇帝牛逼了他就牛逼,所以他是很希望何雨柱能多发捷报,宽慰帝心的。
想得再大胆一点,如果何雨柱真能干翻后金,那天启皇帝的武功就不比他爷爷万历差了,将极大加强皇权,魏忠贤也能跟着牛逼。
“恭贺大人高升!”送走太监后,听到消息又没有任务的手下都来了指挥使衙门道喜。
“确实是喜事,但想坐稳这个位置,还得挡住接下来后金军的进攻才行。都去做事吧,晚上再来开会。”
“是,大人!”
挥退手下,回到后宅又是被女眷一阵祝贺,抱起两个小娘子一番云雨庆祝不提。
何雨柱现在成了实权的正三品指挥使,可以统管5600人,虽然户部和兵部肯定不会给他发那么多的饷银,最多一半顶天了,但有就不错了。
而且不光是钱,以后后勤物资也能得到一部分补充,也是不错的。
晚上开会时,先把李修言、马成和孙大牛三人提拔成千户,其他人也相应升级,兵力等后续再慢慢填充。
现在他手下只有武将,完全没有文官,李修言在京城做的事勉强算半个文职,后续要招募或者培养几个文职人员,把民生这块管起来。
第二天何雨柱立刻写信给李修言,要求他加快输送人口过来,顺便去兵部使银子,把那些工匠也多多益善地送过来,再想办法把“很润”的张嫣和她爹送过来。
之前孙大牛清扫旅顺地区,后金士兵己经全部逃跑了,只剩一些原本就是明人的农民和渔民。
这几天复州卫那边除了收缩防御也没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