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到了万历西十八年七月,有明一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神宗皇帝龙驭宾天了。
八月,当了19年太子的光宗即位,大赦天下,陆文昭也因此得以脱罪,但也被削职为民。
他好歹是为官多年,家中有点积蓄,在给了战死家丁抚恤和入狱后上下打点之外,还剩了点家底,准备接着捐个官当当。
但武将是肯定不能再做了的,不然不定哪天又被抽调到前线了,做文官也不行,他没有功名在身,捐个虚职屁用没有。
所以他想走锦衣卫的路子,级别稍微高点就是京官了,一般不会被派到战场上去,就算去了,也是在高级文官身边,成为司令部的一员,而不是做填线宝宝。
而且锦衣卫号称天子亲军,他要是能入了皇帝的眼,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更不在话下了。
何雨柱每隔三西天都会入城一趟,看看朝堂有什么新消息,这次收到沈炼留的信,才知道陆文昭出狱的事,于是他找上沈炼给陆文昭庆祝一下。
毕竟有过一起扛枪、逃命的经历嘛,如果后期能把他们收为己用,也是不错的,这个时代,识字的就算是人才。
“恭喜陆兄得脱樊笼,必有再展宏图之日!”
“多谢沈兄弟、何兄弟!”
三人一起举杯,因为还在国丧期间,不能饮酒吃肉,喝的是茶,吃的是花生米、萝卜干,免得被人举报了。
这也就是城里而己,何雨柱庄子里的士兵伙食,肉和鸡蛋可没断过。但一般没有外人去,庄子里的人没有他的允许也不会出来,安全得很。
陆文昭被关了一年多,虽然有沈炼和何雨柱关照过,还有他师妹暗中打点,但还是一脸病态的苍白。
“都说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这一年多身陷囹圄,昔日故交皆断了联系,只有二位兄弟多次关照,陆某不胜感激!”
“陆兄莫要如此说,我们能做的有限,还是陆兄自己的运道。”
“不提那些了,何兄弟既然己经是总旗,为何不谋求更进一步呢?”
“哦,屯驻辽东时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去了萨尔浒又险死还生,所以到了这京师大后方,我暂时只想过几年安生日子,往上爬的事过几年再说。”
“是极!大好年华,总不能就这么随波逐流了,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有了权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沈兄弟也是啊!”
“我?我不会当官啊,做个小旗就可以了。”
“哪有人天生会当官的,我也准备走锦衣卫的路子,以后我等相互扶持,互为倚助,总好过单打独斗。”
这时的陆文昭不知道有没有谋取从龙之功的想法,但在锦衣卫里给自己找帮手,这是最基础的。
沈炼和何雨柱的人品经过这一年多来往,他认为还是靠得住的,因此想激励两人上进。
但沈炼是个摸鱼性子,在遇到心仪的女人前都是得过且过,想娶媳妇了才知道要努力当官搞钱。何雨柱又是个深藏不露的反贼,估计都很难让他如愿了。
因为没有酒肉,三人也只是简单聚一下,何雨柱就回了城外庄园。陆文昭继续他的跑官之路,这也算是他轻车熟路的事情。
在明末这个官场生态里,不会钻营的人一点向上的机会都没有。便是大才如戚少保,也是投靠了张居正和谭纶才能一展抱负,等张居正一死,他立刻就被“发配”岭南,连死后都没得到应有待遇。
陆文昭出身戚家军,听说过主帅的曲折遭遇,又亲眼见证戚家军主力在蓟镇被诬陷兵变,再在萨尔浒险死还生,这才促成他的“黑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向上爬。
也还有一波戚家军的后人,隐藏在民间,时刻都在奔走,想要扶明君、除奸佞,如陆文昭的师妹。
但这些与何雨柱暂时都没什么关系,他又不想在别人的规则里向上爬,他现在只想好好练兵。
可惜的是他的兵力还是太少了点儿,想组建一支铁骑完全做不到,那需要百里挑一的壮士,他这里挑不出几个来。
不过经过这大半年的训练,除了没见过血,何雨柱自信,纪律和战术层面绝不输戚家军。
卫所兵按规定应该十日一操,戚家军待遇好可以三日一操,而学员兵却是天天操练。而且学员兵天天主食不限量,还有肉和鸡蛋供应。
戚家军训练两个月就能上阵对敌,学员兵都训练至少10个月了,再不能胜过他们,那都该买块豆腐撞死。
军阵有模有样之后,何雨柱又开始训练热武器枪炮,三眼铳、抬枪、虎蹲炮等等,都是找兵部“借”的,火药是从王恭厂“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