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大秦哀歌 > 第415章 珠联璧合

第415章 珠联璧合

如同驾驭巨舟,律法是坚固的船舵与龙骨,民心是鼓荡的风帆。

方向对了,风帆足了,龙骨舵稳了,方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萧兄此言,深得我心!”

共同的志向和对秦臻的敬仰,让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也迅速拉近了距离。

萧何的沉稳务实、对底层民生的深切关怀,与甘罗的机敏聪慧、对大局的敏锐洞察,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一路行来,从律法徭役的细节到农桑水利的实操,从朝堂格局到列国纷争的态势,两人皆有说不完的话题。

甘罗为萧何描绘了咸阳权力中枢更真实的图景与潜藏的暗礁,萧何则让甘罗感受到一种扎根于土地、源自民间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厚重力量与务实智慧。_x,s+h!a¨n+j~u-e^./c¢o/m!

他们谈论着秦国推行的“编户齐民”之策如何有效管理人口赋税,也探讨着严刑峻法之下是否留有温情空间;

甘罗兴致勃勃地讲述他听闻的秦军锐士如何令行禁止、所向披靡,萧何则更关心军功爵位制下普通士卒的晋升与保障;

甘罗提到秦王嬴政少年英主,雄心壮志,对人才求贤若渴,萧何则思忖着如何将自己的治理理念融入秦国这架高效运转的庞大机器。

秦先生于百家大会上纵横捭阖,将法家治国之要剖析得淋漓尽致。

更难得的,是其胸襟气度,兼容并蓄,融合兵家之勇锐、农家之务实为己用,此等明主良辅之资,百年难遇。”

两人并肩而行,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秦国、围绕着百家大会、围绕着那位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秦先生展开。

甘罗虽年少,但家学渊源,又身处权力边缘,对咸阳朝堂、各方势力乃至诸子百家在秦地的微妙处境都知之甚详。

他语速快,思维跳跃,常常抛出一些令萧何耳目一新的见解。

“萧兄可知,先生虽推崇法家为圭臬,但绝非狭隘守旧之徒。”

罗侧头看向萧何,目光灼灼,缓缓说道:“秦先生所创鬼谷学苑内,儒墨道法乃至农家、兵家、医家之学皆得存续探讨,先生自身更是学识渊博,融贯百家。

而罗观萧兄心中那份洞察世事细微、体恤民间疾苦、并能以务实之法寻求解决之道的禀赋,这与纯粹的‘刻深少恩’的刑名法术之徒,是截然不同的。”

甘罗几句话之间,精准地点出了萧何特质的关键。

闻言,萧何心中微动,拱手诚恳道:“甘兄谬赞,愧不敢当。先生在下邳所言,‘法为表,德为里’,表里相辅,刚柔相济,确是高论。

律法定分止争,保障秩序根基,乃强国之筋骨;

而爱民、养民、教民,使之安居乐业,乐生畏法,方能凝聚民心,泽被苍生,成就万世之业。

何观秦地农人,虽劳作艰辛,然耕作勤勉,眼中亦有对收成、对爵赏的盼头,这便是秩序与生计兼得之效。

治理郡县,调和上下,亦当循此道而行。”

“正是此理!”

甘罗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知音,赞同道:“治国如同驾驭巨舟,律法是坚固的船舵与龙骨,民心是鼓荡的风帆。

方向对了,风帆足了,龙骨舵稳了,方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萧兄此言,深得我心!”

共同的志向和对秦臻的敬仰,让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也迅速拉近了距离。

萧何的沉稳务实、对底层民生的深切关怀,与甘罗的机敏聪慧、对大局的敏锐洞察,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一路行来,从律法徭役的细节到农桑水利的实操,从朝堂格局到列国纷争的态势,两人皆有说不完的话题。

甘罗为萧何描绘了咸阳权力中枢更真实的图景与潜藏的暗礁,萧何则让甘罗感受到一种扎根于土地、源自民间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厚重力量与务实智慧。

他们谈论着秦国推行的“编户齐民”之策如何有效管理人口赋税,也探讨着严刑峻法之下是否留有温情空间;

甘罗兴致勃勃地讲述他听闻的秦军锐士如何令行禁止、所向披靡,萧何则更关心军功爵位制下普通士卒的晋升与保障;

甘罗提到秦王嬴政少年英主,雄心壮志,对人才求贤若渴,萧何则思忖着如何将自己的治理理念融入秦国这架高效运转的庞大机器。

秦先生于百家大会上纵横捭阖,将法家治国之要剖析得淋漓尽致。

更难得的,是其胸襟气度,兼容并蓄,融合兵家之勇锐、农家之务实为己用,此等明主良辅之资,百年难遇。”

两人并肩而行,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秦国、围绕着百家大会、围绕着那位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秦先生展开。

甘罗虽年少,但家学渊源,又身处权力边缘,对咸阳朝堂、各方势力乃至诸子百家在秦地的微妙处境都知之甚详。

他语速快,思维跳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