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抢自己饭碗之人憋屈的感觉属实爽快。
可惜他是个操心劳力的老妈子,这一趟是担心女店主真出事了,小命不保特意将偃偶送过去。
那偃偶有机关,万一真有危险,也是个保障。
将尤乾陵吩咐散布谣言的事情办完之后,他迈步出后院。
守卫见他漫步过来,挎刀躬身,硬邦邦地喊了一声千户。
元硕点头,朝院里紧闭着的门看过去,说:“也不用看太紧,等会瞿家的人都到了,注意些别让无关的人进去。既然凶犯抓到了,明日我们便带回去,这案子便了结了。”
守卫松了口气,低声念叨:“原以为这案子比想象中要麻烦呢,毕竟和祭天台扯上关系。而且人家还说要灭瞿家一家子。不过看这嫌犯瘦弱不堪,她怎么会想要杀人全家?”
元硕:“知人知面不知心,多半是因为瞿家藏了随葬品。”
守卫面色不虞。
“穷凶极恶。”
元硕下意识往院内紧闭着的门看了一眼,心道凶是凶了点,恶可比不上咱们郡爷。
元硕不再说话,转身朝另一边走去。回到前厅,正要跨步进门迎接郡爷的洗礼,背后忽然有人细弱地喊了声官爷。
坐在内里的尤乾陵闻声抬头,伸手将珠花捞进手里,随后给元硕递了个‘问话’的眼神。
元硕会意回头,见黄昏下站了两个身条极为细瘦的人影,快步朝他过来。
近了些才发现是两个年轻的姑娘,一个身形过分消瘦,面庞苍白,看着便是有恙在身之人,她旁边比她年幼丰腴一些的少女小心地搀扶着,一双忧心忡忡的眼睛盯在了病弱女子的脸庞上。
元硕略一想便记起了瞿青那位半月前回娘家养身体的妻子。
“可是瞿青夫人?”
病弱女子见状福身道:“小女子京城南望商铺邹氏,一年前嫁给瞿青。今早接到管家传来的消息……”
话没说话,便是哽咽抽泣声。
元硕最怕见到这种场面,抬头看向大爷似坐着不动的尤乾陵,一只手却一直在桌上敲。
可真会使唤人啊,这位大爷。
元硕低头,将人请到门旁,问道:“正好夫人来了,元某有些事要问夫人。关于瞿青的癔症……”
邹氏却焦急道:“我刚回来,里外找了许久都没见着我夫君,不知道官爷能否告知现下他在何处。”
眼看着人又要抹泪了,元硕忙道:“先前有状帖言瞿青癔症与祭天台有关,此案尚未查明真相,尸首暂且由锦衣卫保管。”
一旁守着的年幼少女闻言一脸怒容看向元硕。
“我家少爷身亡,尸首不能料理便罢,少夫人想看一眼还不许。你们京城里的官都这么不通情理么!”
邹氏闻言斥道:“珠儿!不可无礼!”
说完,便不住咳嗽,惹得小侍女紧紧抓着邹氏胳膊心疼地解释。
“我只是……少夫人您别生气,身体要紧。”
元硕心说你们俩这样,我这个平白无故挨骂的人还怎么发脾气。他心肠软,这要是其他的案子大约真就派人送这位少夫人过去了。
然而现在他身后还有一尊凶神在催着呢。
“询问也是为了能早日将瞿青身亡真相查清楚,给瞿家一个交代。还望少夫人配合。”
邹氏面色灰沉,闻言沉默了片刻,随即无奈道:“哎,青哥的癔症是从他上月祭天台回来之后开始的。”
大约是因为身体状态实在不好,她说话轻声细语,断断续续。元硕听得有些吃力,不过内容倒是和瞿老员外在状帖上说得差不离。
瞿青一月前恰逢祭天台当值休沐,便回了瞿家宅邸。第二天便口舌说话不清,但意识尚在。大约过了五六日,意识开始糊涂,半个月后基本就不能出来见人了。
“我悉心照顾了半月,心神操劳过重,旧病复发,加上瞿青意识糊涂了之后,常常认不出人,我便不得已将夫君交给管家,自己回京城疗养。不想……竟是天人永隔。”
元硕寻思道:“瞿青为何要单独住在京郊?瞿家之人关系如何。”
邹氏迟疑了片刻。
元硕便道:“不必拘谨。您说的任何话我们都会保密。事关瞿青身亡真相,希望少夫人相信锦衣卫。”
邹氏有些不安。
“青哥性情豪爽,爱助人,对家里下人也都不错。只是,员外早年想着家产让青哥继承,二叔不太高兴。青哥后来便托长姐请姐夫去祭天台谋了差事。员外便让二叔继承,近两年和二叔的关系倒是好转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