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可奈何,自己本来就不懂,只是能借鉴后世一些军事理论罢了,行与不行?就看接下来了。
马三首先将军中的斥候集中起来,马三有些郁闷,就这?斥候?马三很是不屑。斥候作为大军眼线,至关重要,马三问了很多,却是一窍不通,以为散出去就行,这样怎么能行。
于是在马三的一阵安排下,全军近七万人开始了大比武,选三百人左右,首先把骑射技艺要高的选出来。
经过三天的比武,三百人选了出来,然后交于蝎子,木尘,分为两队,按照暗探的标准训练。正好在边关,可以实打实的磨炼。
第二步,马三选出一千有武艺的骑兵,准备打造重装骑兵,由指定的将领训练。这个时候的重骑兵是有的,只是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其机动能力差,所以在战场没有重视。
杨爽似乎对这重装骑兵有些不屑,马三简单讲了以后,其眼睛都亮了,原来不是重甲骑兵不行,是没用到好处。
然后又是组建了几队轻骑兵,大概五千人,已是这支军的所有骑兵了。马三叹了口气,难怪打不过突厥,突厥几乎都是骑兵,步兵怎么打?没办法,条件限制了。
最后留下五万步兵。马三又进行了划分,分别分为:重装步兵,轻装步兵,远程步兵,工兵等。
这一分下来,所有的将领都有了意见,这不是瞎搞么?最后马三一阵解释,还是半信半疑,但杨爽开了口,大家也就执行了命令。
然后大家分开训练,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是在边关。马三特别关注斥候的训练,因为马三想把斥候打造成特种兵种。不单单的为了收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