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安亲自称腐竹,一共二十三斤,一蛇皮口袋呢。
刘厂长高兴极了,“尤队长,装三斤给派出所,你们回去给你们所长说,老朋友送的,吃好了可得记得我的好啊。”
两位警察同志开心的接过来。
“谢谢,我替所长先谢谢您了,您的话我们一定带到。”
刘厂长:“尤队长,这个怎么卖啊?”
尤建安看向尤芳芳。
尤芳芳笑着说:“一块钱一斤。”
刘厂长眉头一挑。
尤芳芳介绍道:“刘厂长这也就是你,我们才给这个价格,别人只少一块二的批发价。
现在黄豆1毛五一斤,平均4到五斤黄豆才出一斤干腐竹,就黄豆的直接成本就六七毛了,而且还要好多工序才能做出来,我都怕他们以后觉得不如挣工分来的钱多呢。
你别看一斤干腐竹,水发后怎么都得两斤了,两斤水发腐竹,配上点黄瓜一拌,妥妥的一道开胃美食,绝对是你们食堂争抢的一道菜。”
刘厂长一想也对,“行,你给我写个收据。”
尤建安赶紧让会计写收据,收钱。
一下子进账二十三块钱啊,他恨不得原地蹦三尺乐呵乐呵。
走的时候尤芳芳还给三道腐竹的做法,刘厂长开心大步走了。
有人问:“芳儿,这腐竹能挣钱吗?”
太爷爷不悦的瞪他一眼,刚才眼瞎了。
“听起来四斤黄豆出一斤腐竹,不怎么挣钱。今天二十三斤腐竹,毛算挣了八块钱,可是这是钟灵灵和赵婶子两个人,用了十二天干的活啊。积少成多,我们不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啊。
而且我们腐竹的现在需要的黄豆,你们家家都有,作坊记账,按季度给你发钱。
当然了作坊正式运营后,黄豆的需求量会增加,所以黄豆的价格肯定不能以一毛五算。”
“啥?那有人愿意卖吗?她们肯定要卖给粮站了。”有人立刻质疑。
尤芳芳:“我们六队是一个集体,豆腐作坊不是我一个人,是六队所有人的,我们要的是最后的利润。
当然我也可以建议队长买我们自己社员的黄豆按一毛五收,成本高利润薄的道理,你们不用我细讲吧。”
陈红梅说:“大道理我不懂,但是我明白一个理,今天我们自己的黄豆一毛五卖,回头利润低了,这高了低了不都是我们自己的吗?”
赵小红说:“是这个理,其实黄豆好种不挑地,想多挣钱的自己多开一个荒地自己种点黄豆不就行了,分钱的时候,黄豆挣了钱,这豆腐和腐竹挣了钱,两头都是钱,这不好吗?”
太爷爷:“说的对,等真的量大了起来,我们去外面收,或者去粮站买,也是有资格讲价的,对吧芳丫头。”
“太爷爷说的对,我们把黄豆两个放低不是为了压你们的价,是为了以后压外面的价。
我们是一个集体,肉烂了还在一个锅里。只不过是右手换到左手去。”
“对不起,是我见识短。”刚才反对的人站起来道歉。
尤芳芳笑着:“不是,你不用道歉,这个问题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人问的,你们多一个明白,日后解释起来也方便。”
尤建安:“会计,你把尤芳自己用黄豆都记上,至于钟灵灵和赵小红,这几天都算你们八个工分,你们有意见吗?”
两个摇头表示没意见。
会计问:“那以后咋弄?黄豆收还是?还是他们两个做吗?”
尤建安:“黄豆收,每家送过来多少黄豆记好账,每月公示一次,卖的钱也要公示出来。
至于干活的?在作坊建起来前就先有她们两个人做着,而且尤芳现在在养伤,他家又在盖房子,人多了她也休息不了。
尤芳脑子聪明灵活,我们可还要靠她的脑子,多想出几个产品,这样我们才家家盖上砖瓦房,天天吃上肉。”
几个干部被打了鸡血,热血沸腾,好像明天起就能天天吃上肉一样。
随后又开始讨论作坊做多大,需要哪些东西。
尤芳芳对这个不懂,她看向钟镇涛。
钟镇涛:“现在不是特别忙,可以先把石磨挪过去,另外再找人重新打一个石磨。
我们昨天也商量了一下,先把东西搬过来,这样照顾芳芳也方便些,我和三弟四弟也能多干一会儿活,房子也能快点盖完。
那边房子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生产了。再就是给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