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万能3d打印机】,暂停了维修车间的所有业务,全力对a4车身零件进行试做。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所有车身零件试做完毕。当天由维修车间进行组装,首辆a4实车面世,在行业内引发轰动。当时针对奥迪a4,网友们很主流的说法是——价格低于十八万,必买。
12月17日,李凡愚和安宁兵分两路,a4分别在南河市和德国进行了风阻测试,整车耐久测试,可靠性测试,高温高寒高原测试。并且所有的这些测试,都取得了相当耀眼的数据。12月22日,李凡愚奔赴安徽,在总后定远试车场进行奥迪a4的首次路试。在最高车速测试,加速测试,爬坡测试,滑行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效能测试,转弯制动测试,转向轻便性等二十余项测试均取得辉煌成绩。通过17日和22日的谍照路测视频曝光,奥迪a4的市场期待度飙升,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都占据了百度热搜榜前十。12月28日,正信动力旗下的奥迪a4车型通过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整车生产目录,正式获得生产审批许可。12月29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正信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掌门人李凡愚,正信实验室主任张利年教授,技术总监安宁一同亮相天城市广电新闻中心。李凡愚正式对受邀而来的全国媒体宣布,正信旗下奥迪品牌成立,第一款车型奥迪a4即将量产。仅仅两天之后,奥迪a4进行生产线调试性生产。当天,编号为000001的a4下线。随着新年第一天钟声的敲响,正信奥迪,大踏步进军b级车市场!(未完待续。。)目前在华的外国车企,虽然各自都是竞争关系,但是对于压制本土车企这件事上,还是非常非常有默契的。其实别看a4的风阻数据曝光,在网民之中引起了热议。但是在车企看来,这事儿其实是没啥大不了的。各个车企都会储备车型,类似于车展上展示的那种概念车,哪家车企没有几台?真要是较真儿,有的可能风阻系数比战斗机还小呢。但是设计是一回事,能生产出来又是一回事。在没有完成内部结构布置之前,你就是把车设计成梭子型,风阻系数跟水滴一样,也是没有什么卵用。真到了往车身添置各种总成模块的时候,外形不可避免的是要给这些主要结构做让步的。比如你的机舱,初稿设计是这么大,但是真到了预装发动机的时候结构对不上,你不还是得改嘛?一个汽车机舱盖可以鼓起来点儿,可是你能让发动机凹下去一块?动机舱如此,就更别提乘坐仓,后备箱了。所以对于正信用风阻系数做文章,他们是嗤之以鼻的。但是不屑并不表示不在乎,该打压的,还是要打压。这已经是众多不同国家车企,在霸占了十余年中华市场后,普遍形成的默契了。跟正信和品车网的关系一样,各家的车企都有类似于喉舌的“基友”媒体。每当有什么事情不方便通过自家的门户发表的时候,这些车企就会借这些媒体之口发声。所以在消息传出的第二天,各路媒体针对此事掀起了一股质疑热潮。先是搜虎网汽车板块——“不具有产业规模的车企谈b级车,就是明晃晃的耍流氓。”文中,看似深刻的对正信公司的规模进行了剖析。在将正信现有的生产资本和企业规模真真假假的扒了一遍之后,又大谈b级车应用技术之高深。并在结尾断言;正信是做不出一款合格的b级车的。一些品车网的资深网友看完就笑了;哟、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雪芙莱御用神托儿胡受权嘛……然后是摆渡汽车,双喜说车板块——“风阻系数只是哗众取宠,民族汽车想要崛起,仍需放下浮夸脚踏实地。车企,终归要拿实实在在的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说话。”嗯,这是本田门下干儿子,捧臭脚汽车专家甄双喜君。再之后,是找猫网新车评测板块——“风阻虽低,外观难评。生产方式老旧,制车成本堪忧。”哦,这也是老熟人——起亚麾下巡山小妖邵泽平思密达。再再之后,可就是老熟人了。三菱公司是连口舌都懒得找了,掌门人亲自上阵。新任中华区总裁武藤白斋发布微博——“正信并没有完整的销售网络,即使是可以做出量产车型,也将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及售后问题。三菱目前致力于弥补之前的过失,正在从最基础的销售网络做起,进行从头到尾的蜕变升级…….”对于这货,网友们都懒得看下面的安利内容了。直接给他刷了一千多楼,回复内容就一个字——“呸!”然而这些还仅仅是一个缩影,各家车企不仅仅有一两个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