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我辈女修当自强 > 第四十八章 顿悟

第四十八章 顿悟

豆腐。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玉皇大帝于腊月廿五日亲自下界,查看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赵文牧觉得这个传说可能不太靠谱。

毕竟,豆腐也不是人人都能随时吃得起的。

赵文牧提前在吴老二那里预定了两板豆腐,腊月二十五一早他就去把两板豆腐拉了回来。

其中大半分作几份分别给赵学海、赵文林、赵文广、赵文燕送去。

自己留下了大概四分之一左右。

这些豆腐,一半放到室外冻起来,留着后面慢慢吃。

另外一半,要在今天炸豆腐丸子。

豆腐代表着“都福”,是过年时家家必备的菜肴,炸豆腐丸子或者白菜猪肉炖豆腐都是餐桌中最常见的菜。

作为山前村真正的土豪、大户,赵文牧直接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准备了两大桶花生油。

他已经跟另外几家说过了,今年炸货统一在他家炸。

所以一早另外几家还有赵子孟、赵子婷两个小朋友全赶过来了。

用树枝、秸秆把火生起来,

就开始炸各种东西。

有炸鲤鱼、炸藕合、油条、肉丸子、豆腐丸子、麻花、糖琪子。

赵子孟最喜欢吃的是盐伍儿。

就是一小条肥肉裹上糖和面,用油炸好。

又甜又香,小孩子都喜欢。

后世这玩意儿渐渐就消失不见了,毕竟肥肉慢慢不受大家待见了。

但是在这个年代,生活水平低,一年吃不了多少油水,各种油炸食品、富含脂肪和热量的小零食,都很受欢迎。

赵文牧炸了整整一天,每一样都放满了两三个大篦子。

这些足够吃十天半月的,春节期间招待客人时,端上几样,再现炒两个菜也就够了。

十分方便。

光是这些炸货,就已经比他们往年的年夜饭都要丰盛了。

去年的年夜饭?赵静不愿意回忆,那时候她刚刚生完小囡囡,自己一个人带着囡囡等到十一点多,赵文牧也没有回家。

最后是刘素芳、刘秀梅过来把她们娘俩接回老宅去的。

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

生产队今年批准屠宰四头猪,足足是往年的两倍。

即便这样,想买现杀的猪肉也得提前预定,不然根本买不到。

好在赵文牧现在面子很大,杀猪的人家直接给他预留了两条大猪腿和一副完整的猪下水。

他还去供销社买了半只羊回来。

经济欠发达时一年只吃一次肉故此称为“年肉”。

有条件的人喜欢购买猪头过年,图的就是喜庆的年味,一个猪头能做好几道菜,凉拌猪头肉,黄瓜拌猪耳朵,爆炒口条等。

赵文牧喜欢吃猪头肉,但不喜欢一整个猪头。

看起来有些瘆人。

即便这样,他还是预定了一整个猪头,直接由杀猪的人家做熟后给他送来。

祭祖用的。

二十六中午,抱着小囡囡,赵文牧、赵静带着食材干脆去了赵学海那儿,又把赵子孟、赵子婷喊来,还有赵文君在这儿,几个人吃了一顿杀猪菜。

满嘴流油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看着赵子孟油腻腻的袖子,赵文牧替他屁股担忧。

毕竟他穿了一身过年的新衣服。

腊月廿七,宰年鸡。

过年鸡肉自然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

今天赵文牧背着小囡囡,带着赵静一起去赶集。

他们不止要买鸡,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干果、调料等等一样都不能少。

还要买新的碗筷、鞭炮、对联、过门钱,所有过年会用到的东西,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全都要买。

反正这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能买到的东西种类也不多。

腊月二十八,蒸饽饽。

在今天,赵文牧不但要蒸大馒头,还要做年糕、蒸豆包。

齐鲁人民人对蒸年糕、饽饽情有独钟。从腊月廿五后,就要开始蒸饽饽了。

过年的大饽饽,要比平时吃的大很多,突出一个节日的喜庆,和团团圆圆的感觉。

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口味香甜,特别受家中的小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