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 > 分章完结阅读48

分章完结阅读48

问了一声:“就这样吧,指导员?”

秦平峰一声不吭。王叔文只好尴尬地退回来坐下了。

秦平峰很严肃地说:“我再说最后一遍:如果我们当干部的,当领导的,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的话,以后别怪我不给你们留面子。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一二排留队战士的初步名单在我这,你们三个支委同志可以到我这来看。至于话务排留队人员,在王叔文同志那个初步名单的基础上,由陈子华负责,必要时跟张丽华通个气,实事求是地,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快拿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明天上午八点在连部开会确定。老王你留一下,其他人散会。”

尽管秦平峰实际上是毫无保留地支持了我,但我仍然怒气未消地冲出连部,噔噔几步回到我的宿舍,进去后将房门狠狠一摔。那门却一下子又开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吴太白跟着我走了进来。

他笑了一下说:“你轻点啊,把门摔坏了我还得找人给你修。”

我气哼哼地说:“我真没想到,王叔文还当连长呢,什么破水平啊,他是不是有神经病!”

吴太白说:“我倒是更没想到,你还这么厉害啊,平时真没看出来。好了好了,别生气了,气大伤身,你跟那个二百五生什么气?”

我说:“我本来不想生气的。他也太过分了吧?”

吴太白拉我坐下,他站一边小声说:“王叔文就那德性。他干机关干的,下到连里老是觉得他是天下第一。你没发现啊,秦平峰早受够了,你今天可是给秦平峰出了一口恶气。”

我忙说:“太白你可别误会,我是冲着王叔文干的那缺德事,……”

吴太白直摇手:“我知道,我知道。我也恨得牙痒痒呢。这回的复员名单,我管炊事班吧,炊事班谁走谁留他都不跟我商量。”

我慢慢冷静下来,忽然又觉得心里没底。我问吴太白:“我刚才是不是太冲动了,我不该让他当众下不来台。”

吴太白说:“你别糊涂。你没错,你是对事不对人,是从做好工作的目的出发,你又不是对王叔文个人有什么意见。方式方法恰当不恰当那是另外的事。”

吴太白的“指点”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他说的太好了。一点不错,我刚才没跟王叔文“吵架”,我也没不“尊重”他,我们那是在“争论”工作,那是一种相当“负责”的态度。

事实上,我们几个副职走后,秦平峰就是以如何更好地“争论工作”这个主题,跟王叔文谈话的,并且很快把一开始还不服气的王叔文“谈”得没了脾气,最后王叔文只能承认,在话务排留队人员的确定这件事上,他有点“考虑不周”。

论搞关系,走后门秦平峰不如王叔文,但是论摆事实、讲道理,王叔文却讲不过秦平峰。另外通过刚才那场交锋,王叔文也看明白自己现在在警通连很难占到上风。他毕竟是个外来户,尽管平日里跟吴太白林小春嘻嘻哈哈、吃吃喝喝、称兄道弟的,可那两小子谁也不傻,人家跟秦平峰在一起时间长,关键时候谁也不愿意当“叛徒”。

因此事情很明显,在支委会里面,只要吴太白坚定不移地站在陈子华这一边(秦平峰不用说),王叔文面临的就是二比三的劣势。何况这个“二”里面,林小春也不一定会跟他站一起。

想明白这个道理的王叔文后来做了让步。我当然也不为己甚,我除了要求留下九班长马卫青之外,对别的留队人选没有提出意见。王叔文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就硬是给话务排多调了一个留队指标。

这件事给我的一个极大启发,是让我明白了“圈子”的重要性。比方我们基地,张政委、马主任、杨政委等,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帮人。因为光有权力还不够,那帮人就是他们能顺利行使权力的一个“基础”。“圈子”大,那基础就牢固;没有“圈子”,再大的权力也会摇摇欲坠。当然,我现在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干部,我弄不起自己的“圈子”,我只能参加别人的圈子。不过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圈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要以为我这是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我这想法是有理论根据的,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教导我们说:“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历来如此。”当然毛主席并不是鼓励形成什么派别,毛主席的意思是:这事很正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没有帮派倒是不正常了。

我跟王叔文吵架之后,张丽华肯定会很快就能听到风声,但她见了我装糊涂,压根就不提这件事。我恨得牙痒痒,我想行啊“张孩子”,你长本事了。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要跟你算这笔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