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密阳县谢灶公社的长途客车。yueduye.com周启明所在的密阳农场就在谢灶公社的地盘上。
其实密阳农场到底在什么地方我并不知道,我是推算出那个地方的。
我在987住院的时候,周启明多次来看我,有几次他就是坐的这个长途客车。据他说,到谢灶公社的终点站下车后,就能凭肉眼看到他们农场的大门了。既然肉眼能看见,那说明距离肯定就不会太远。
我本来可以从987医院先打个长途电话跟周启明说一声的,但是我没打。我想给他一个惊喜,我还想偷偷瞅瞅周启明在那里是个什么形象。
我到汽车站的时候,那车还没来。我等的无聊,看到路边有个供销社的商店,就信步走了进去。
这商店还不算小,占了一溜七八间没隔断的平房,长长的柜台里面,尽管商品不多,但品类还挺全。我顺着柜台溜达,一眼看到架子上摆着一张狗皮褥子。
“哎同志,你拿那个褥子我看看。同志,同志!”
我叫了好几声,站一边跟人闲聊的一个售货员才懒洋洋地转回身。不过一看到是个解放军,她赶紧快步走过来,热情地问:“你要买褥子呀。这是新的,才收购的。”说着,她将那褥子拿出来放在柜台上。
此时的供销社属于国有商业性质(供销社与国有商业合了又分,分了又合,折腾了好几次),是个购销联合体,所以那售货员说是才“收购”的。
我翻看着那褥子,售货员在一边介绍道:“这不是当地的土狗,是外头进的。你看这‘板儿’多轻,这毛多软和,隔湿隔潮,好处多了。”
我抚着那褥子,觉得手感真的不错。我问她:“多少钱?”
她说:“八块五毛三。”
价钱是有点贵,不过我丝毫没犹豫,伸手就掏钱。那售货员一边用一张大包装纸给我包,一边说:“你这同志真识货。我这里的货属这床褥子做工最好。”
我心想,我识什么货啊,我这是才听人说的狗皮褥子的好处。
那天我去伙房的时候,看到炊事班的赵班长把一张狗皮放在大盆里泡,我奇怪地问他:“你这在干嘛啊?”
他说:“指导员打的狗,他们吃了肉,我把皮子要下来了。把它‘硝’了,‘鞣’了,然后当褥子铺。我爹腰腿疼,我弄好了捎回家去给他用。”
由此我才知道,原来狗皮还可以做褥子。
上午八点十分,我坐上了开往谢灶的长途客车。
从南平镇到密阳县的谢灶村,全程大约是八十多公里。谢灶位于密阳县的最东面,大部分是近海滩涂。我以前没到过这一带,听人说这里比较荒凉,所以脑子里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但是等到真的看到了“滩涂”,我对这里的荒凉程度还是感到“相当”的吃惊。
客车开过密阳城不久,车窗外的景色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特点是道路两边的房屋和树木越来越少,渐渐的竟然全都消失了。极目所见,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干燥的泛着白碱的地面上,除了零零星星长着一些茅草,大片大片的地方就那样白花花地□着,显得一点生气也没有。我就奇了怪了,这里的土地连草都不肯长,怎么种庄稼呀;没法种庄稼,又办的什么“农场”呢?
直到车子临近谢灶,我才看到在那镇子(村子?好像就是个大点的村子)周围有些榆树,而且附近也有了成方成块的农田。但是田里却没有麦苗,就那么光秃秃地晒在太阳底下。
周启明说的没错,从谢灶汽车站一下车,真的就能看见他们的农场。但是我问路的那人告诉我,看着很近,走过去的话,直线距离是五华里。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走到那个红砖墙围起来的农场大门以后,门口的哨兵听说我找周启明,指指东面更远处的几间房子告诉我:一排不在场部住,他们住在“东湾”。从这里到东湾,直线距离是四华里。
可是这四华里不同于刚才那五华里。那五华里有路可走,这一段却没有正经的道路。这周围全都是大片大片干涸的稻田,我只能从稻田之间的田埂上朝那边走。
尽管我的体力不错,可是当我快走到那个“东湾”的时候,还是累得两腿发软,头上冒汗。
所谓东湾,真的是个大大的水湾,而且这水湾应该是人工挖掘出来的,好像是为了多存些水,还修有一大圈低矮的围堰。水湾的西部,与一道从南面笔直伸延过来的大水沟相连,很明显,那水沟是给这湾里供水的,没有那条水沟,也就不会有这个“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