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看看时间是1970年6月,应该是周启明休探亲假的时候照的。上面一共六个人。除了周启明、他爸、他妈之外,还有三个人。一个三十出头,长得挺漂亮的女军人,应该是周启明那个在海政机关当干事的姐姐周筱茹;另一个同样年纪戴着眼镜的男军人,应该是“姐夫”岳河南,他是海司的一名参谋;抱在周妈怀里的小女孩,应该是周启明的外甥女腊梅。听周启明说,他原来还有一个大哥,一个二姐。大哥在战争年代夭折了,二姐四岁的时候死于疫病。这个时代像周启明家这样只有两个孩子,象陈子华家那样只有三个孩子的情况不多见,多数人家都是四五个以上的孩子。
像框里有不少周启明儿时的照片,看来这个家伙从小就是个帅哥。这其实并不奇怪,我那“周叔叔”就是儒雅俊朗相貌堂堂,年过半百的“阿姨”则娇小白皙,风韵犹存。周启明必然会承传他俩的优秀遗传基因。我有些害羞地想,将来我跟周启明的孩子,也必定是帅哥美女,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我正在看照片呢,那一家三口一块回到客厅里来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周爸周妈对我的态度变得既热情又亲切。周妈说:“子华,你来了这,别把自己当外人,就当是在自己家里好了。你随便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周爸接着说:“对对,这里就是你的家。听说你还有两天假,明天让启明陪你出去好好玩玩。”
我做出“乖孩子”的样子笑着点头:“谢谢叔叔阿姨。”
又坐着说了一会话,周妈就去做饭,我自然要跟去打下手帮忙。周妈说不用你子华,你快歇着去。我说:阿姨你不是说让我跟在自己家一样吗?我在家的时候就帮我妈做饭炒菜。
周妈就笑呵呵地说:“好好。那你就试试。我跟你周叔叔吃饭都很简单。你愿意吃什么咱们就做什么。”
周家的厨房在北面。窗外就是二百多平米大的后院。后院还有一幢红砖房,共四间屋子。其中两间是储藏室,另外两间原来是警卫员和厨师住的,周金兴“出事”后原有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全部撤销,警卫员和厨师也都撤了,那些房子就空闲在那里。周妈说正好在那屋里支了一个乒乓球案子,没事了她就跟“老周”打球锻炼身体。
我由衷地赞叹道:“阿姨,你跟叔叔还真是想得开。这样最好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周妈一边择菜一边说:“你们尽管放心。我跟你周叔叔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你周叔叔战场上出生入死,那条命就是从敌人的枪林弹雨当中捡回来的。不是因为怕连累你们,这点事情我们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不过……”周妈朝门外看看,压低声音跟我说:“现在不是前几年了,你周叔叔的事情,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脱军装。你跟你妈说的时候解释一下,别让她太担心。”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可能觉得我是真心跟周启明好,不在乎他家是不是在倒霉。但是她担心我妈会不同意我的选择。其实这事我跟我家里人都说了,他们都没什么意见。我妈是觉得只要周爸周妈不是“反革命”或者“叛徒”、“特务”就关系不大;而我姐只关心周启明长什么样,催着我赶紧跟他“合影”,要“上色”的,然后给她寄去。我哥多少有点保留,当然是因为周金兴的事情还没有结论,不过听我说了周启明的好处,他也没继续反对。
我跟“阿姨”说明白之后,她笑得合不拢嘴,连说:“那就好,那就好。”
吃过中饭之后,周妈周爸穿过后院到房子东面的树林里“遛弯”。周启明就领着我参观他家的房子。走到他屋子里的时候,他一把将前窗的窗帘拉上,然后就亟不可待地将我抱在了怀里……。
我挣扎道:“周启明你疯了,你妈你爸回来怎么办?”
他一边使劲吻我一边咕咕哝哝地说:“他们散步至少四十分钟,一时半会……回不来……。”说着他就解我的上衣,我捂住衣服小声喊:“小祖宗,你家大门没锁,万一来个人……。”
周启明拉开我的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