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想对他尽一点朋友的义务,我说:“副政委,你也该照顾好家庭。301book.com你家不是在河阳吗?阿姨自己在家也很不容易。”
他看看我,叹口气:“我家的事,没法说啊。封建婚姻,媒妁之言,我们没什么感情基础,她那人,简直不是个女人。”为什么不是女人,老杨没往下说。他俯下身子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文件袋,就给我装桔子。
我却还得说,得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阿姨她可能也有她的难处吧。不过副政委你也要多保重身体,生活多注意,千万不能因小失大。这话本来我不该说,可我是好心,真的是好心。”
我之所以一定要解释我是好心,因为我说的“因小失大”实在是要告诫他注意“小节”,别放纵自己闹出事来,具体点说就是闹出“作风问题”来,那就不合算了。这话确实不该我说,但是老杨都那样坦诚了,我不提醒提醒他,实在也辜负了他对我的信任。
老杨看看我,很认真地点点头,把装满桔子的纸袋递给我,说了一句:“知我者,子华也。“
第31章 初访周家
1973年的4月初,我随着“军区后勤部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报告团”开始了巡回报告。我们报告团一行七人,五男二女。团长是后勤政治部宣传处王处长,团员五人:320医院外科主任宋某,密东物资仓库助理员齐某,杭山兵站勤务连战士梁某,987医院五官科护士魏某,250工地警通连话务排排长陈某(就是本姑娘),另外还有个随团的干事周某。我们一共去了11个单位,但是没去250工地,也没去周启明所在的密阳农场。没去工地的原因是我们那施工紧张,没去密阳农场的原因是那个单位太小。
河阳做完最后一场报告之后,我们这个报告团的使命就算完成了,“团员”们应该各回本单位。这时王处长忽发善心,说你们是不是有人没到过河阳?这样吧,20号21号给你们放两天假在河阳玩玩,22号回原单位报到就可以了。
王处长的“善心”是18号下午才冒出来的,我立即找个借口“溜号”去给周启明打电话。我刚告诉周启明说我们在河阳有两天假,话音未落,周启明就亟不可待地说:“你等在那,我去找你!”
4月20日中午,我早早来到河阳火车站,在检票口外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从密阳开来的236次旅客列车。
谢天谢地,这趟车竟然没有晚点(此时火车正点的很少),在出站的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的周启明。
“启明,在这!”我在接站的人墙后面跳起脚来喊着,全然不顾周围人们那诧异的目光。
周启明挤了过来,我抢上前一把抓住他。我调动出超大的抑制力,才把想当众拥吻他的荒唐念头强压下去。憋得我只好拼命掐他的胳膊,掐的他呲牙咧嘴。
拉着周启明出了站,我才平静了一些。我有些担心地问他:“请假好请吗?我真怕你们场长不愿意。”
周启明说:“没事。生产单位跟咱们250工地不一样,再说场长老好人一个,没问题的。”
这时我们已经走到了站外的街道上。周启明问我:“你在哪个招待所住?”
我说:“我已经把招待所退了,我没地儿住啊。”
周启明说:“你怎么退了呀。走,咱再去登记上。”
我推了他一把:“周启明你糊涂了?我住招待所干嘛啊,我去你家啊,不就是远郊的杜镇吗。我买好车票了。”我把两张市郊公共汽车票朝他摇了一下。
周启明愣住了:“不行,不行啊子华,你去我们家不合适。”
我撅起了嘴:“怎么了?我为什么不能去,你们家架子那么大啊。”
“瞎说,”周启明急急地解释道:“我家现在那个赖样,哪来的架子?我爸正在受批判呢,你去会连累你。”
“说什么呢周启明,将来那也是我爸呀,我怎么还怕受连累……”
“子华你别乱说。”周启明往四周看看,忙将我拉到一处楼房的墙根,“你千万不能去。我倒霉就倒霉吧,我不能让你再跟着受影响。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是你这会儿去真的不合适。”
我问他:“是对我不合适还是对你们家不合适?”
周启明说:“我们家无所谓,早就门庭冷落了。 但是你还要进步,你在部队还有前途,你不能这么不计后果。”
“笑话,我就是去看看未来的公公婆婆,会有什么后果啊?”
“子华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