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我的36年(1971-2007) > 分章完结阅读13

分章完结阅读13

子了。我说,要不这样,我请你上外面吃去,外面有个饭店,我看那里的馄饨不错。

小张一听高兴极了,以至于不敢再“让”,怕一让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艳遇”。

倒是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就他那小地瓜样,我真不愿意跟他一块吃饭,不过为了我那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就凑合着吃了这顿“馄饨”吧。至于他会不会因此产生什么误解,以至于造成“单相思”一类的严重后果,我就顾不上考虑了。

进了饭店,小张根本不容我张口,就去要了那里所有的菜和所有“花色”的饭。

是的。我没有说错,他要的确实是两个“所有”。

那饭店的规模并不是很小,那是镇上最大的一家饭店。包间三个,大厅里摆了十个左右的大方桌。

但是它仅仅供应三个炒菜:白菜炖豆腐、萝卜丁炒肉片、土豆丝。一个汤:粉条干菜汤。三种饭食:全麦粉馒头、大米干饭、荞麦面馄饨。

蒙道县县城最大的那家饭店,比它多一个菜:猪杂碎汤。

这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本省东南部地区基本经济状况的缩影。信不信由你。

小张全部要下这些“花色”,一共消费一元三角钱。这些钱将近是小张月津贴费的七分之一。

我抢着付钱时(此时的规矩是先付钱后吃饭),小张差点跟我打起来。我怕别人看笑话,只好作罢。

我俩边吃边聊,聊的很融洽。我们聊到学习、工作、各自单位的情况等等,话题一大堆,在我说来全都是陪衬,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孟忠厚。

这顿饭吃得极有效益。我首先引导小张闹明白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我跟孟忠厚的关系。我告诉小张,孟忠厚那次“见义勇为”,砸他一顿,只是因为我跟孟忠厚是老乡(勉强能算上,陈子华母亲的原籍,跟孟忠厚老家是同一个“专署”。专署就是专员公署,相当于地区一级),我俩并不是很熟。小张竟然特别轻易就相信了我,再说起孟忠厚,他也就少了很多顾虑。当我转弯抹角地问他,孟忠厚是不是在跟某个女军医女护士谈恋爱时,他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然后就语出惊人:“他最近倒是跟一个女的电话联系特别多,那女的好像还是你们工地的!”

我吃了一惊。我们工地就是机关和警通连有女兵。机关女兵不多,排除已经结婚和有了“对象”的,还有就是卫生所的两个护士。其中的吕英慧长得特漂亮,高傲的像个公主,而且她一直想调到大军区的“总院”去,因此不可能是她;难道是另外那个护士小蔡?除了她俩,剩下的女兵可就都是我们话务排的了!

这时小张已经想起来了,他说那人应该就是你们总机上的。“对对,我记着呢,那一次我值班,孟军医就是在总机室要的她的电话,她姓……姓……姓韩!”小张一下子想了起来,我一下子晕菜了!

我们话务排只有一个姓韩的,就是韩守英,其它甚至连跟“韩”发音相近的姓氏都没有,那么小张说的这个人只能是韩守英——陈子华忠实的小“粉丝”。

韩守英跟孟忠厚在一个阶段里频繁通话,然后孟忠厚就不理我了,这肯定不是巧合。能说明这里有问题的还有一点:孟忠厚是我的“那个”,韩守英是我的超级粉丝,他俩互相联系为什么要瞒着我?!

难道是孟忠厚移情别恋,爱上了“布娃娃” ?倒是满时尚啊!不过这可能吗?

从跟小张告辞到坐上返回基地的客车,我一直都在反复思考这件事。

韩守英尽管长得比我矮半个头,尽管象敬重大姐姐一样敬重我,但实际上她比我大。她是1950年11月生人,比我大一岁半还多。原来我俩关系就不错,从我当了副班长、班长之后就更好了。她怎么敢“横刀夺爱”呢?她会吗?她敢吗?我觉得实在不可思议。

换个角度来说,就算她喜欢孟忠厚,也敢从我这里“虎口拔牙”,孟忠厚也看不上她呀。

实事求是地说,韩守英长得也凑合,尤其那布娃娃般的胖脸蛋,看上去很有肉感,但她绝对算不上漂亮,陈子华要是96分的话,她最多69分,刚过及格线不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陈子华的96分,是以我们基地的“地花”——卫生所护士吕英慧为100分来做参照物的。当然,吕英慧的“满分”仅仅用在“坐标”这个意义上。吕英慧长得确实很标致,无论是相貌、身材、气质,我们工地的女兵都无人能与之比肩。上卫生所看病的男兵至少有一半是“小病大看”或者无病呻吟,他们去的主要目的是朝拜美女。但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