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起狼烟了么?”孔秀问道。
胡班苦着脸,说道:“城中是点起狼烟,但下一处烽火台不见呼应,怕是给冀州军斥候拿下了。”
孔秀闻言一阵摇头,“早前荀大人就让防备,想不到还是给冀州军偷袭到家门口,咱们只能看情况是守是降了。”
“降?那在许县的家小怎么办!”胡班反问道。
孔秀看着不断奔驰而过的骑兵,叹道:“只希望冀州军不要围城。”
或许是上天听到孔秀的祈求,骁骑跟乌桓突骑驰骋而过,并未攻城或围城。稍后开赴来的冀州军也只是留下两千多人马在城外驻扎,监视城中兵马。
“滴滴答!滴滴答!”一小队一小队地骁骑终于赶到许县。城墙上铜锣示警声大作,吊桥立即被放下,城门也迅速地闭合上。
乌桓突骑并未停止脚步,而是一直往东,控制住通往陈留地要道。
田间地头忙碌着农活地乡民被吓得惊慌失措,当年也是这样的铁蹄声,也是这样一支四处奔走疾驰的骑兵,西凉骑兵寇略颍川,给予他们太大的阴影。所幸,冀州骑军并没有像当年的西凉兵一样寇略。
听到示警声。荀彧立即赶到城头组织防备,经过这些日子的操劳,这位“王佐之才”是憔悴消瘦。但风度却依然清雅。
“荀大人!”孟坦、韩福、秦琪几个守将一起施礼。
毛玠这时也赶到墙头,急问道:“文若,怎么冀州军到了城下才发现?”
荀彧也是一脸无奈,“是冀州骑军冲得太快,一路上的烽火台都被拿下了。”
“将消息向前方送去没有?”毛玠再问道。
“已经送去,不过前天主公来信,说要进兵白马一线监视冀州军,怕是赶不会来啊!”荀彧也是有些着急“大人莫急。冀州军远道奔袭而来,想必不会多带辎重器械。只要紧闭城门,守住一两月不难,那时曹公或可击败白马的贼兵!”毛玠说道。
荀彧摇摇头,“前两日还在思量,为什么冀州军出现乌巢那么一个破绽,现在看来或许是袁熙他们设的一个局,引诱我军上当地局呀!”
毛紧皱眉,“如此说来主公那里十分危险了。”
“到不至于险恶,主公还可退守官渡或陈留。但若是许县沦陷,我军防线就会却开一个口。冀州军两面夹击又断了主公地后路。后果不堪设想啊!”荀彧担忧道。
“正如毛先生所言,只要我等不自乱阵脚。守住月余不成问题!”韩福说道。
“正是如此!”几个将领一起点头,在荀彧地主持下。许县已经变成一座坚城,加上城中七千守军,还有足够地粮秣,别说守住一个月,就是半年也有可能。
“好,诸位众志成城,定能阻挡冀州军铁蹄!”荀彧也朗声道,即便战况险恶,他也要做出一个姿态,以激励兵将。
一时间,城墙上忙碌开来,不断有民夫兵卒将石滚木搬上墙头,平时储存地物资也被搬出库府,许昌城内一片备战气氛。
同样慌乱忙碌的还有城中地行宫,大臣们都赶到了行宫求见刘协。杨彪、吴子兰、种辑、王子服、吴硕等人更是第一时间赶到了行宫。
“陛下,冀州军扣城啊!”吴子兰激动道。
“陛下,我等是否该迎冀州军进城?”种辑问道。
“噢。”刘协轻轻应了一声,倒没有对迎接冀州军表现太大的关心。
“陛下,难道陛下不想迎冀州军?”王子服试探道。
刘协摇头苦笑,眼中透露出无奈,“这些年来,先是董卓,再是郭汜李榷、到现在的曹操,他们哪一个不是打着救驾的幌子,干的窃国地勾当。原先朕还在想袁显甫受诏后如何如何,但是这些日子来算是相通了一件事。”
“是什么事?”杨彪的眼中透露出几许地欣慰。
“不论哪一个将军救驾,即便开始他们是对汉室真心,但朕手中少兵无权,日子一久,他们难保没有其他想法。”刘协叹气道。
杨彪不住点头,小皇帝终于长大了,今年已是二十,不再像当年那么急躁。
吴子兰急道:“陛下,曹操乃阉宦之后,为人阴险狡诈,袁显奕乃名门之后,其六世五公,世代都是汉室的忠臣呀!”
王子服也劝道:“曹操狼子野心,终究不能容陛下,袁显奕是咱们这些老臣看着长大的,他宽厚仁和,是国之栋梁呀!”
“请陛下三思!”下面不少大臣纷纷附议道,他们大都是袁家门生故吏,跟河北也多有秘密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