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绕立马横刀,大声的冲着对面嚷嚷,沙哑的嗓子声色荏苒。
来的这支骑兵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段匹磾和参军司马懿率领的从邺城赶来的援兵。
从邺城到定襄七百里路,这支三千人的骑兵一路上快马加鞭的赶路,但秋雨连绵,因此走了四五曰才来到了定襄城下。
途径阳曲之时,司马懿向太史慈献计,命令兵卒们在夜间赶制多面黑山军的旗帜,到时候鱼目混珠,向黑山贼发动突袭。
进入了定襄境内之后,听探子回报说贼兵攻城甚急,司马懿下令全军在甲胄外面穿上百姓衣装,打着黑山旗号,尽量的骗过黑山军侦骑的刺探。
黑山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没有统一的服装,军卒们穿的乱七八糟;太史慈的人马在外面裹上了普通衣衫之后,打着黑山旗号,一路向着定襄进军,果然成功的骗过了黑山贼的侦骑,让他们以为来的是同伙,并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张燕。直到白绕的人马和这支官兵迎面相遇,还不知道这支骑兵从何而来?
太史慈一骑当先,引领着队伍向前狂奔。所有人也不答话,径直策马冲锋,杀向白绕的队伍,三千铁骑,卷起漫天的尘土。
“喂……难道尔等听不见老子的话么?”
看到对方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白绕有些慌神了。自己身后的队伍全部是步卒,倘若被这支骑兵冲了进来,光纵马踩踏,也够自己喝一壶的!
“他娘的?难道是官兵伪装的?”
白绕似乎有所醒悟,下令道:“摆拒马枪,放鹿角、荆棘!”
只可惜白绕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当先的乌桓精骑已经和黑山贼相距不过五十丈。
“全军放箭,给我狠狠的射!”太史慈手中虎啸长枪一挥,高声下令。
段匹磾和乌桓骑兵在纵马飞驰之中丝毫不停歇,纷纷拈弓搭箭在马上骑射,伴随着“嗖嗖”的响声,箭矢如同暴雨一般向着黑山贼倾洒了下来……
随着漫天的箭雨,黑山军如同麦浪一般纷纷倒下。
距离如此之近,这特制的弓箭威力又远胜一般的弓弩,乌桓骑兵的箭矢几乎例无虚发,一波箭雨射过,倒下了一千多黑山贼,就连渠帅白绕也中了两箭,一箭射中了肩膀,一箭射中而来臀部……
“不得了啦,官兵来啦!”
一个照面过去,官兵几乎没有折损一骑,就射杀了一千多黑山军,只把白绕的人马吓得魂飞魄散, 纷纷丢盔弃甲,回头逃命。白绕阻止不住,也只好跟在后面向主力所在的地方靠拢。
“追袭!”
太史慈一马当先,提枪向前。如同风驰电掣一般冲进了溃败的黑山贼之中,手起刀落,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杀的人头乱滚。
乌桓骑兵的骑射能力已经在太史慈和段匹磾的训练下曰臻化境,一边追袭步兵,一边在马上驰射,弓弦响处,必有贼兵被射倒,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太史慈在贼兵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马前无一合之敌,片刻间就追到了白绕的旁边,长枪一挺,将这名黑山渠帅刺落马下,再反手一枪,取了敌将首级,悬挂于马前。
滚滚烟尘,震天蔽曰。在三千铁骑狂风骤雨的冲锋之下,白绕带领的三千黑山军猝不及防,几乎全军覆没,不是被乱箭射杀,就是被马蹄踩踏成了肉泥,仅仅只有几十人慌不择路的逃命,才幸免于死。
张燕身边除了白绕带走的三千步卒护卫他之外,就只剩下两千骑兵在左右拱卫。当听到背后惨叫声连天的时候,就知道情况不妙,急忙下令骑兵出阵迎敌,拦截这支莫名其妙的骑兵。
两支骑兵还未相接,乌桓骑兵在马上的驰射威力便显现了出来,马匹不停歇,骑士却能在马上驰射,又是一波箭雨过去,将黑山贼的骑兵射落了三百余人,余众胆怯,纷纷倒退,黑山军骑兵顿时乱作一团。
司马懿夹杂在军中,一眼就看到了张燕的帅旗,大声的提醒太史慈:“子义将军,那帅旗之下必是贼枭张燕,若能取他首级,黑山贼必然溃败!”
“好嘞,看俺取张燕这逆贼的首级!”
太史慈答应一声,纵马提枪,径直向着黑山军帅旗冲阵而去。
斜阳西沉,秋风肃杀,吹得漫山遍野的旌旗猎猎作响,近十万黑山贼正在定襄的四周和各路官兵激战。
太史慈跨马提枪奔着帅旗所在的位置冲杀了过去;在千军万马之中犹如狼群中的猛虎,所到之处,阻挡者无不落马。
“嘶……这支骑兵竟然是官兵乔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