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升起,柳城前这一片平原上四处燃起炊烟。兵卒们忙碌着做饭喂马,将领们则忙碌着商议最后的作战计划。虽然旷野上一派宁静之sè,交战双方十数万的兵卒却心怀坎坷,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见到今夜的月光。
胡哨声、号角声从四面响起,乌桓骑兵从营寨里出来,渐渐汇集成一片人山兵海,约七万的乌桓骑兵巍然壮观,声势浩大。
同一时刻,大凌河上也是战鼓四起,两万多袁军缓缓移动到乌桓军对面,他们的人数虽然只有对方三分之一,但胜在兵甲鲜明、队列严谨整齐,散发出更加凌厉的杀伐之气。
卑素机是两眼通红,不仅是因为对袁军的仇恨,更主要的是昨晚没有休息好。这样的情况在靠近柳城的几个部落并不少见,袁军轻骑接连袭扰了一夜。
乌桓骑兵接近七万,各队列方阵以部落为单位。蹋顿让乌桓兵拍出方阵,以显现出己方兵马的声势。其中蹋顿两万嫡系为中军,左右两翼各两万乌桓骑兵,近万的后军是蹋顿准备的预备队。
蹋顿策马来到中军王旗下,他身披经过兽皮装饰的汉军鱼鳞甲,手上兵器换成锋利的长刀。威武jing悍的蹋顿一出现,中军呼声一片,显得士气极为高昂。
在右军的突发乌古那让部下打起部落的大旗,他担忧地看着蹋顿的中军,乌桓各部落联军地声势实在是浩大。他在怀疑袁军有没有能力击败蹋顿。
袁军依旧是摆出了圆阵,只不过这次多了左右两翼各五千骑兵。偏箱车被缓缓推动,后面的兵卒有序地依次前行。战前袁熙让各营军司马,在全军进行了动员,并许以诸多好处,加上破釜沉舟的压力,所以全军上下也是士气高昂。
袁熙这次在步卒中军大旗下指挥,他身旁跟着贾诩、郭图、关靖、田畴几人,还有许褚等近卫。
“若不是少将军准备的那些东西。此战还真是胜负难料。”贾诩说道。
袁熙看向了东边,“不知鞠义他们能不能赶上。”
“说不定他们已经潜行到了附近,只是想等蹋顿被我们吸引过来才突然出现。”田畴猜测道。
这附近一马平川,除了柳城侧后的东面有些小山包,和袁军先前屯驻的大凌河高地,其余地方极为空旷。这样的战场是使不出什么奇谋妙计的。这是真正的大兵团决战,拼地是双方的实力。
一阵号角声齐鸣,乌桓中军跑出了百多骑,其中一骑举着乌桓王旗,最前面的是铠甲鲜明的蹋顿。
袁熙明白蹋顿这是在叫阵。以期鼓动士气。而他心思急转,推算着能不能趁机拿下蹋顿,但瞬间就得到否定的推论。这么空旷的地方,即便是赵云要shè杀蹋顿,对方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而有了防备,而蹋顿那些人地坐骑是上好战马,能很快跑回本阵。加上袁熙预定的战法是不能让双方立即混战的。
袁熙哪肯示弱,别过郭图的劝阻。带着许褚祝公道就上前去,距离蹋顿五十步才停下。
“威武!”袁军兵卒齐声呼喝,袁熙此举虽然冒险,却将蹋顿的气势压下去。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曾如此打击颉利可汗士气。
袁熙跟许褚都是一样地鱼鳞jing甲,自从袁绍阵中被狙杀后。袁熙就下令将领不能穿表示xing强的铠甲。可就是如此。在蹋顿他们看来,袁熙二人也是气势不凡。
许褚祝公道这两尊凶神自不必说。在乌桓人中也少有这么体格健硕的,而且两人浑身上下的气势。更是给蹋顿和他的亲卫强烈的压迫感。
袁熙骑在神骏的绝影上,手持一杆铁枪,鞍边一张复合强弓,整个人看上去既俊美儒雅,又英气逼人。而最让蹋顿惊讶的是袁熙马鞍左右各挂一个箭囊,因为这是骑shè最高技艺地标志----左右开弓。弓马娴熟的君王太宗皇帝李世民算一个,宣武帝袁熙算一个,太武帝拓跋焘算一个,周文帝宇文泰算一个。
“挽弓强劲,双带两,左右驰shè。”这是形容骑shè高超的说法,蹋顿想不到一副俊朗模样的袁熙也能左右驰shè。其实历史上曹氏父子的骑shè功夫也是一流,皆能左右开弓,袁熙经过赵云授艺,骑shè功夫可算一流。
“前面可是蹋顿单于?”袁熙喝问道。
“正是本单于!”蹋顿先声夺人道,“二公子你居然不顾袁车骑跟我部的盟约,而率兵进犯我地领地,这是否背信弃义之举!”
“父亲是以车骑将军地身份跟你盟约,如今我继承了车骑将军爵位,而让单于你交还我冀州通缉的逃犯。可是单于你多番推托,还拒不承认我车骑将